• <noscript id="yywya"><kbd id="yywya"></kbd></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6-04 10:29 原文鏈接: 常見病毒加速腦瘤生長

      巨細胞病毒CMV很常見,大多數人都受到過這種病毒的感染,只不過它通常在人體內處于休眠狀態。俄亥俄州立大學綜合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在腫瘤細胞中當特定基因被關閉時,CMV會促進一種侵襲性腦癌的發展,文章發表在Cancer Research雜志上。

      巨細胞病毒CMV本身并不會引發癌癥,但動物實驗顯示,當腫瘤細胞的p53和Nf1基因沉默時,CMV會顯著加速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的發展。膠質母細胞瘤是一種致命的腦瘤,美國每年約新增18,500例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約有12,760名患者死于這一疾病。

      p53和Nf1基因屬于保護性的“腫瘤抑制”基因,在正常情況下,這些基因會促使細胞在癌變前死亡。如果這類基因被沉默,癌變細胞就可以存活、增殖并形成腫瘤。

      約有50-80%的四十歲美國人曾受到過CMV的感染,這種病毒通過唾液等體液接觸傳播。大多數人都是在兒童時期被感染的,CMV病毒會在人體內長期休眠。

      “人們在許多類型的癌癥中檢測到了CMV,當機體發生癌癥時,這些病毒可能被再次活化,”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助理教授Dr. Chang-Hyuk Kwon說。

      研究人員發現,CMV通過活化STAT3通路來刺激腫瘤細胞增殖。在健康細胞中,STAT3對于控制細胞增殖具有重要作用。

      “數據顯示,在抑癌基因發生突變的癌細胞中,CMV通過STAT3信號通路促進膠質母細胞瘤的發展,”Kwon說。“我們相信,CMV在腫瘤細胞中的這種活動,出現在腫瘤發展的早期。”

      文章的共同通訊作者Dr. E. Antonio Chiocca認為,這一發現能促使研究者們反思對癌癥的研究方式。“首先,我們常常是在無病毒模型中研究癌癥,但實際上CMV可能在人類癌癥中扮演重要角色,”他說。“其次,我們也許可以適當調整針對CMV的抗病毒療法,將其用于癌癥治療。這類病毒所引起的免疫應答,也值得深入研究。”

      這項研究采用了兩種小鼠模型,一種是自然發生的膠質母細胞瘤模型,另一種則移植了人類膠質母細胞瘤的細胞。隨后,研究人員用鼠類CMV(MCMV)分別感染這兩種模型。

      研究人員指出,腦細胞中發生p53和NF1突變的小鼠,有自然發生膠質母細胞瘤的傾向。當這些小鼠受到MCMV感染時,其存活期明顯短于未受感染的同類小鼠。他們向受到MCMV感染的小鼠腦部移植人類膠質瘤,發現其存活期明顯短于對照組。

      膠質母細胞瘤被認為起源于神經干細胞,而研究人員發現,MCMV感染會增加神經干細胞中的STAT3活化水平。此外研究還顯示,感染人類的CMV能增加STAT3的活化水平,促進人源膠質母細胞瘤的增殖,而STAT3抑制劑可以逆轉這一效果。

    相關文章

    黑磷納米片對惡性膠質母細胞瘤治療方面的研究取得最新進展

    長期以來,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GBM)的治療一直是醫學領域的一個重要挑戰。由于該類腫瘤的高度侵襲性和惡性程度,使得其對傳統治療方法的反應較差,因此尋找更有效的治療手段成為迫切的需求......

    揭示人巨細胞病毒對外源性細胞凋亡與抗病毒天然免疫雙重抑制的分子機制

    10月4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周溪團隊在《科學進展》(ScienceAdvances)上,發表了題為HumancytomegalovirusUL36inhibitsIRF3......

    這種“水滴”為預防膠質母細胞瘤復發提供希望

    據NewAtlas報道,膠質母細胞瘤是最致命的癌癥形式之一,在手術切除后往往會復發。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開發出一種增強免疫力的水凝膠,可以在手術后注入大腦以清除剩余的癌癥干細胞。膠......

    JCI:研究發現母體抗體保護嬰兒免受巨細胞病毒感染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院和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招募吞噬病毒的白細胞的抗體可能在保護嬰兒免受潛在嚴重的先天性人類巨細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中發揮......

    巨細胞病毒或能促進人類機體免疫系統的慢性惡化

    巨細胞病毒(CMV,Cytomegalovirus)的潛伏感染和衰老會導致T細胞庫功能和表型的改變,近日,發表在國際雜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MolecularSciences和......

    科學家開發雙重靶向CART細胞療法應對實體瘤逃逸

    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嬰兒最常見的腫瘤。該病是由身體多個部位的未成熟神經細胞發展而來的一種癌癥,通常起源于腹部或胸部的交感神經,最常起源于腎上腺。目前,CAR-T細胞療法在......

    研究發現熊果酸可對抗視網膜母細胞瘤

    由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眼科主任周丹和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學遺傳學教授傅松濱共同完成的一項科研課題——“熊果酸對視網膜母細胞瘤細胞抗癌活性的生物信息學分析和驗證”,近日以論文形式在線發表于最新一期國際期刊《轉......

    JImmunol:揭示巨細胞病毒塑造宿主機體免疫系統分子機制

    巨細胞病毒能夠廣泛傳播,感染機體后能在體內終生存在,在健康人機體中,這種病毒通常會被有效抑制,但當機體免疫系統功能減弱或女性孕期的話,巨細胞病毒就會給機體健康帶來非常嚴重的危害;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

    致命腦瘤為何“男女有別”?科學家發現背后遺傳機制

    膠質母細胞瘤是最常見的惡性腦瘤,約一半患者在診斷后生存期不超過14個月。而與女性相比,更多的男性患有并死于這種癌癥。盡管幾十年來,科學家們已經認識到這種男女差異,但這其中的原因他們一直不清楚。近日,圣......

    小分子伊曲潑帕攻克骨髓衰竭難題

    《科學·轉化醫學》2018.9.12慢性血小板減少可能與骨髓衰竭綜合征和免疫紊亂等多種病癥相關,它增加了嚴重出血的風險,而血小板輸注或重組血小板生成素的治療又會產生各種并發癥。相比之下,血小板生成素受......

    扫码下载分析测试百科网APP

  • <noscript id="yywya"><kbd id="yywya"></kbd></noscript>
  • 东京热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