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大眾科學》《探索》雜志在線版11月21日消息稱,來自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和其他機構的天體物理學家們,在距離地球170光年處新發現了一顆極為巨大的系外行星,其讓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都相形見絀,以至于科學家們幾乎無法確認其在天體中的分類屬性。該星目前被稱為“超級木星”,一顆如此不同尋常的天體的發現,將幫助科學家整理出關于行星形成的新觀點。
科學家們已經有兩年時間未曾獲得任何系外行星的圖像,如果這顆“超級木星”可以被稱之為行星的話,那它真是一亮相就帶來巨大的震撼:其圍繞一個質量巨大的、名為卡巴仙女座的恒星旋轉,恒星質量是我們太陽的2.5倍,距離地球170光年,而它的行星“卡巴仙女座b”,質量竟達到木星的13倍。
盡管距離我們170光年完全可以稱之為“近鄰”,但該行星的微弱光線能最終得以成像,還是要借力于最先進設備。因為想要在太陽系之外直接拍攝到行星圖像并不容易,附近恒星會發出“強勢”的奪目光線影響周遭。幸而夏威夷莫納克亞山頂的日本斯巴魯8米望遠鏡完成了任務,科學家們采用被稱為角度微分成像系統的技術,終于消除了恒星光芒的影響,在紅外線拍攝的圖片中,這個新發現的卡巴仙女座b呈現為一個小小的光斑。
該星的發現將同時對星體形成理論大有裨益。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大質量恒星應在塵埃氣體的“轉盤”中孕育出新的行星,但缺乏直接證據,而最近發現的這顆“超級木星”或能證實該觀點是正確的。不過據《大眾科學》雜志稱,它這么大,已經搞得天文學家們不知該如何稱呼它了,也可能這其實是一顆褐矮星(處于最小恒星與最大行星之間大小的天體,十分暗淡)。
但天文學家們目前正在積極搜羅卡巴仙女座恒星周圍更多的行星,盼望能有其他行星也被發現,那就可以意味著人們在最近的4年時間里,第一次發現了一個全新的系外行星系。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天文學論文稱,研究人員研究發現一顆“超級木星”式巨型系外行星,這顆行星圍繞附近一顆約有35億年歷史的太陽型恒星運行。由于之前預測到有行星圍繞該恒星運行,研究人員因此......
《自然》24日報道稱,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觀測到一顆超級木星式巨型系外行星,正圍繞附近一顆約有35億年歷史的太陽型恒星運行。這顆“超級胖子”行星,是“巨無霸”行星木星質量的6倍多。名為E......
環繞橙矮星運行的寒冷氣態巨行星,質量約為太陽系木星的6倍(藝術圖)。圖片來源:《自然》網站科技日報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24日報道稱,詹姆斯·韋布空間望遠鏡(JWST)觀測......
中新網北京7月25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天文學論文稱,研究人員研究發現一顆“超級木星”式巨型系外行星,這顆行星圍繞附近一顆約有35億年歷史的太陽型恒星運行。由于之前預測......
在2021年,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顆被命名為WASP-107b的“超脹”行星。其體積堪比木星,其質量卻只有木星的十分之一,因此它獲得了“棉花糖”行星的昵稱。為什么這顆行星會如此“蓬松”呢?兩個美國研究團......
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在一顆熱氣態巨星的云層中探測到微小的石英晶體。熱木星是一種離恒星很近的類木行星。在距離地球1300光年的熱木星WASP-17b上,研究人員利用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在高空云層中發現了......
天體物理學家和公民科學家發現了三顆系外行星,這被認為是美國宇航局退役的開普勒太空望遠鏡最后觀測到的行星之一。在其整個任務期間,開普勒觀測了數十萬顆恒星,并為識別2600多顆已確認的系外行星做出了貢獻。......
科技日報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劉霞)美國科學家發現一顆繞M型紅矮星運行的無大氣層類地行星GJ1252b,無大氣層意味著生命不太可能在其上生存。鑒于M型紅矮星是宇宙中最常見的恒星類型,這一發現有望縮小......
系外行星有水,就一定代表著具有宜居性嗎?顯然并不是。那么決定這些“海洋世界”宜居性的因素到底是什么?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1日發表的一項行星科學模型研究認為,在富含水的系外行星上,海洋里或含有大量電......
英國《自然》雜志網站在4月12日的報道中指出,繼將機器人送上月球、讓機器人降落火星并建造自己的空間站之后,中國將目光投向了遙遠的太陽系。4月,中國科學家將公布首個系外行星探測任務的詳細計劃。按照計劃,......
扫码下载分析测试百科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