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與歐洲航空業在納米復合材料領域首次合作
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與空客(北京)工程技術中心近日簽署協議,雙方將開展應用于航空領域的納米功能復合材料的相關研究和開發。雙方還宣布在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聯合建立“納米復合材料聯合實驗室”并設立“空中客車獎學金”。 中科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劉鳴華介紹, 雙方計劃開展增韌納米復合材料、導電納米復合材料、自感應和自愈合納米復合材料以及納米健康監測復合材料等方面的技術研發項目,旨在探索如何將先進納米復合材料技術應用于飛機設計和制造領域。......閱讀全文
納米復合材料的背景
復合材料由于其優良的綜合性能,特別是其性能的可設計性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國防、交通、體育等領域,納米復合材料則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部分,如今發展很快,世界發達國家新材料發展的戰略都把納米復合材料的發展放到重要的位置。該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納米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納米碳管功能復合材料、納米鎢銅復合材料。在納
Zetasizer-Nano促進仿生納米復合材料處理
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的研究員目前已將英國馬爾文儀器有限公司的Zetasizer Nano ZS顆粒特征系統應用在工作中,證明了蛋白質和鋁相互作用產生的靜電特性。這一進步使得人們向利用自然生物過程創建新型鋁復合材料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采用生物過程進行納米復合材料結構的設計和構造被稱作仿生納
ELSEVIER:有機/無機納米復合材料界面研究
用納米材料對聚合物進行改性以開發具有納米功能特性的聚合物基無機納米復合材料是高分子材料領域研究的熱點之一。納米材料在聚合物基體中的均勻分散以及無機納米粒子與聚合物基體的優異的界面結合是實現聚合物基納米復合材料的功能化與高性能化兩大關鍵因素。復合材料界面是復合材料極為重要的微觀結構,界面的性質
納米縫合讓復合材料更輕更堅韌
該示意圖顯示了具有復合層的工程材料。碳纖維層(長銀管)之間有微觀的碳納米管森林(微小的棕色物體陣列)。這些微小而密集的纖維將各層夾緊并固定在一起,就像超強的尼龍搭扣一樣,防止各層剝落或剪斷。圖片來源:BRIAN WARDLE 等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工程師證明,他們使用新開發的納米縫合方法可防止復合材料
細菌納米復合材料如何對抗腫瘤
近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腫瘤中心教授陳念永團隊在《納米生物技術雜志》上發表論文,揭示了細菌可以通過多種策略與納米材料偶聯,在抗腫瘤治療中發揮多種作用。 腫瘤生物學復雜性和異質性阻礙了有效癌癥治療方法的開發。雖然傳統化療在延長患者生存期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其缺乏腫瘤特異性靶向性往往導致腫瘤部位藥
碳納米纖維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1)配制聚丙烯腈紡絲溶液;(2)制備聚丙烯腈納米纖維;(3)對聚丙烯腈納米纖維進行預氧化處理;(4)制備氧化石墨烯分散液;(5)將氧化聚丙烯腈納米纖維浸泡于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進行自組裝,得到氧化石墨烯/氧化聚丙烯腈納米纖維;(6)將氧化石墨烯/氧化聚丙烯腈納米纖維進行高溫碳化,得到石墨烯/碳納米纖
石墨烯納米復合材料可提升電池性能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7月27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制造出了一種由石墨烯和錫層疊在一起組成的納米復合材料,這種可用來制造大容量能源存儲設備的輕質新材料可用于鋰離子電池中,其“三明治”結構也有助于提升電池的性能。相關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能源和環境科學》雜志上。 該研究的領導者、勞倫斯
生物無機納米復合材料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隨著納米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其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廣泛應用,對各種納米材料進行系統研究、并作出全面的生物學評價正變得日益迫切與重要。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組從細胞到動物整體水平上對多種天然蛋白-無機納米復合材料的性質、生理效應、機制及其生物醫學應用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進展。 在
聚合物納米復合材料研究進展
聚烯烴是一類綜合性能優良、應用十分廣泛的通用樹脂。由于其具有眾多的優良特性,其發展十分迅速、應用十分普遍。而粘土作為我國范圍內來源豐富、價格低廉等優點也成為科學界研究的目標之一。本文對聚烯烴/粘土納米復合材料的發展進行了簡單的總結。 1. 聚烯烴 聚烯烴是一類由烯烴以及某些環烯烴單獨
專家共商微納米復合材料與產業前景
12月27日,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和北京市科協共同主辦的產業前沿技術大講堂第12講微納米復合材料與產業應用專場開講。大講堂邀請了業內領銜專家對礦物二氧化鈦微納米復合顆粒材料與產業化應用進行解讀,并深入闡述了微納米復合材料與產業應用前景和優勢。
蝴蝶翅膀+碳納米管=新型生物復合材料
最近,日本科學家通過大閃蝶翅膀和碳納米管研發出了一種新型納米生物復合材料。 通過這種具有神奇天然屬性的南美洲大閃蝶翅膀,科學家們研發出了一種納米生物復合材料,并有望在未來應用于可穿戴電子設備、高靈敏度光傳感器以及可循環使用的電池產品中。科學家將這一科技成果發表在《ACS納米技術》期刊中。
俄羅斯研發出新型納米磁性復合材料
據俄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網站報道,該分院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科學中心物理研究所會同西伯利亞聯邦大學及西伯利亞科技大學的聯合團隊研究了納米磁性復合材料的遲滯現象,建立了這種材料的微磁理論及模型,在此基礎上所研發的材料可用于電工、信息技術等領域以及新型功能元器件的制造。相關成果發布在Journal of
專家共商微納米復合材料與產業應用前景
12月27日,由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和北京市科協共同主辦的“產業前沿技術大講堂”第12講——微納米復合材料與產業應用專場開講,大講堂邀請了業內領銜專家對礦物—二氧化鈦微納米復合顆粒材料與產業化應用進行解讀,并深入闡述了微納米復合材料與產業應用前景和優勢。 礦物與二氧化鈦(TiO2)微納米顆
多孔納米復合材料-高效去除水中重金屬
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技術生物所吳正巖研究員課題組,制備出一種磁性多孔納米復合材料,可有效去除水體中的重金屬,該工作為降低環境中重金屬的危害提供一種新思路,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相關成果論文日前在美國化學會核心期刊《可持續化學與工程》上發表。 吳正巖課題組制備出一種結構可控的磁性多孔納米復合材料,
俄羅斯研發出新型納米磁性復合材料
據俄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網站報道,該分院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科學中心物理研究所會同西伯利亞聯邦大學及西伯利亞科技大學的聯合團隊研究了納米磁性復合材料的遲滯現象,建立了這種材料的微磁理論及模型,在此基礎上所研發的材料可用于電工、信息技術等領域以及新型功能元器件的制造。相關成果發布在Journal of
納米結構單元組裝與仿生納米復合材料研制取得進展
無序納米線被組裝成具有周期性結構的有序一維超細納米線薄膜 目前,國際上有關納米結構組裝技術與仿生結構材料研究領域的挑戰之一,是如何實現將功能化的納米結構單元組裝成有序的組裝體,以獲得新的功能和應用。受具有優越力學性能的生物材料體系如貝殼、飛鳥骨骼等微觀結構與其性能關系的啟示,如何仿
功能協同的納米銀/硅納米線復合材料具有長效抑菌性能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學實驗室和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期在材料領域著名雜志《先進材料》 (Advanced Materials, 2010, 22, 48: 5463-5467)報道了一種納米銀/硅納米線復合材料在長效持久抑菌方面的工作。《自然》雜志在“研究熱點”(
離子液體功能化磁性金屬有機骨架納米復合材料
離子液體功能化磁性金屬有機骨架納米復合材料,可有效萃取和檢測環境水中的抗生素 氟喹諾酮類抗生素(FQs)是一類被廣泛使用的廣譜抗菌藥物。隨著使用量的日益增加,FQs通過生物體排泄物排放到水環境中,將導致細菌耐藥性增加,對人類和環境產生潛在的不利影響。因此,在環境科學領域對水中痕量FQ的選擇性提
納米氧化硅在樹脂復合材料方面的應用介紹
樹脂基復合材料具有輕質、高強、耐腐蝕等特點,但近年來材料界和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對樹脂基材料使用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合成高性能的樹脂基復合材料,已成為當前材料界和企業界的重要課題。氣相白炭黑的問世,為樹脂基復合材料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機遇,為傳統樹脂基材料的改性提供了一條新的途徑,只要能將氣相白炭黑
合肥研究院制備出新型石墨烯納米復合材料
近期,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仿生功能材料與傳感器件研究中心“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劉錦淮研究員和中科院“引進海外杰出人才”黃行九研究員領導的課題組,在去除水環境中重金屬污染物研究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他們制備的新型材料可快速、高效去除水中鈷離子。 水中重金屬離子鈷(Ⅱ),在高
長春光機所研制出發光碳納米點復合材料
近日,中國吉林網、吉刻APP記者從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獲悉,曲松楠研究員課題組首次研制出基于碳納米點的超穩定、強熒光復合材料,這種復合材料在開發基于碳納米點的光電器件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 曲松楠研究員對中國吉林網、吉刻APP記者說,“以往的發光材料主要是有機和無機的,有機材料通過一些小分子的合
高效存儲氫的納米復合材料研制成功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設計出了一種新的儲氫納米復合材料,它由金屬鎂和聚合物組成,能在常溫下快速吸收和釋放氫氣,這是氫氣儲存和氫燃料電池等領域取得的又一個重大突破。 上世紀70年代,人們開始將氫氣看成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并對其寄予厚望,因為氫氣燃燒后得到的副產品
納米復合材料可高敏感測水中重金屬鉛
中新網合肥3月20日電 (記者 吳蘭)記者20日從中國科學院合肥智能機械研究所獲悉,該所博士后楊猛利用一種納米復合材料實現了水中微污染物鉛Pb(II)的高靈敏、高選擇性檢測。科研過程相關原理示意圖。(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供圖) 據介紹,該工作對于實際水樣中重金屬離子的選擇性及準確檢測具有重
二維負載型金屬納米復合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超薄金屬納米材料作為一類性能獨特的二維材料,已在催化、電子/光電子、能量存儲和轉換、傳感、生物醫學等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其大的比表面積和表面豐富的配位不飽和原子作為結構新穎的催化劑載體用以負載各種金屬納米顆粒,從而構建零維(0D)/二維(2D)負載型金屬納米結構,對設計開發高性能金屬催化劑
蘇州納米所碳納米管生物復合材料電驅動性能研究獲新進展
電驅動材料是一種能在外界電信號的刺激下產生形變的材料,由于它的巨大應用價值,吸引了廣大科研工作者的探索興趣。碳納米管是一種具有優異的電學、力學、熱學等性能的新型納米材料,自從1999年美國Texas大學的Baughman組首先報道了單臂碳納米管在電解液中的電驅動現象后,
歐盟研制清除污染物的多功能光敏納米復合材料
現代經濟社會日趨嚴重的空氣和水污染,已對地球生態系統和人類自身健康構成巨大威脅,清除各類有害的污染物勢在必行。歐盟第七研發框架計劃提供330萬歐元,總研發投入510萬歐元,由意大利、德國、英國、西班牙、瑞士和加拿大的科研人員組成LIMPID研發團隊,成功研制出低成本清除污染物的多功能光敏納米復
純水相中即可合成的新功能納米復合材料有多神奇?
傳統的發白光無機量子點(QDs)的制備方法主要依賴于將三原色(紅、黃、藍)發光量子點封裝在固體矩陣中,這一方法面臨著量子點易團聚發生熒光猝滅、合成控制復雜難以量產等重大挑戰。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邢明陽教授與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Yadong Yin教授合作,在純水相合成白光量子
俄羅斯制備出石墨烯基納米金剛石復合材料
俄羅斯研究型大學莫斯科鋼鐵與合金學院、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半導體物理研究所和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采用高能重離子轟擊多層石墨烯,獲得了穩定的嵌有金剛石納米結構的石墨烯薄膜復合材料。新材料重量輕,兼具石墨烯良好的導電特性和金剛石的硬度優勢,在航空航天和生物醫學設備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
新型半導體工業復合材料“砷化鎵納米線”獲得技術ZL
近日挪威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開發出一種新型半導體工業復合材料“砷化鎵納米線”,并申請了技術ZL,該復合材料基于石墨烯,具有優異的光電性能,在未來半導體產品市場上將極具競爭性,這種新材料被認作有望改變半導體工業新型設備系統的基礎。該項技術成果刊登在美國科學雜志納米快報上。 以Helge
美國研制成功高效存儲氫的納米復合材料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道,美國科學家設計出了一種新的儲氫納米復合材料,它由金屬鎂和聚合物組成,能在常溫下快速吸收和釋放氫氣,這是氫氣儲存和氫燃料電池等領域取得的又一個重大突破。 上世紀70年代,人們開始將氫氣看成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并對其寄予厚望,因為氫氣燃燒后得到的副產品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