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24日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正式實施后,市面上所有的飲用水都開始悄悄“變裝”,“名不副實”的標簽開始漸漸退出市場,專家表示這是我國水標準與國際接軌的進步趨勢,消費者也終于可以看得清楚,喝得明白。
變化
礦物質水名稱被禁
新的包裝飲用水食品安全國標是強制性標準,適用范圍包括除了飲用天然礦泉水以外、所有直接飲用的包裝飲用水。新國標實施后,包括礦物質水、富氧水等在內的各種“概念化”的名稱都將成為歷史,其中主要變化有三點:
變化一:
除了天然礦泉水外,市面上在售的包裝飲用水只分為飲用純凈水和其他飲用水兩類,即不是純凈水就歸結為其他類飲用水。包括“蒸餾水”“活化水”“小分子團水”“功能水”“能量水”等,都將被禁止出現在包裝水的外包裝標簽上。
變化二:
多了一排小字“添加食品添加劑用于調節口味”。當包裝飲用水添加使用硫酸鎂、硫酸鋅、氯化鈣、氯化鉀等食品添加劑用于調節口味時,需在產品名稱的鄰近位置標注類似字樣。
變化三:
“飲用礦物質水”名稱將不再允許使用。“礦泉水”即為天然的帶有礦物質元素的飲用水。
專家解讀
礦物質水所含的礦物質是人工添加的,不是天然的礦物質,容易與礦泉水混淆,所以被禁用。
另外包裝上的成分命名很多是水里面本身帶有的成分。比如堿性水,有些天然水本身就是弱堿性,它是天然存在的,水的pH是否與健康有關,還有待證明。
以前除了純凈水和礦泉水有國標外,其他水標準是企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現在有了國家標準后,就不再有命名上的模糊地帶。沒有了“營銷噱頭”后的瓶裝水,在包裝上更加實事求是,也便于國家市場監管。新國標出臺后,企業也可以更加自律真實的宣傳,不要在包裝上創新,而要在生產科技上創新。
記者補白
受新國標影響最大的幾家企業包括康師傅、可口可樂、屈臣氏旗下的礦物質水、娃哈哈富氧水。不過,也有企業表示國標沒有影響,比如農夫山泉。此外,蒸餾水、冰川水、離子水、小分子水、功能水等等各種概念,統統都將退出瓶裝水市場。目前,康師傅已經提前接軌新國標,其原來最暢銷的康師傅“礦物質水”,已經正式更名為“康師傅優悅包裝飲用水”。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下半年,水市場可能會迎來換裝潮。飲用水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洗牌,這意味著以后飲用水生產商家在生產環節將更加規范。
進步
取消各種菌落限量
與2003年標準相比,新國標在微生物限量上最大的變化就是取消了菌落總數和霉菌、酵母等致病菌的限量要求等,僅保留了大腸菌群指標,同時增加了包裝水產品中最常見的環境污染微生物——銅綠假單胞菌指標。
專家解讀
人類本就生活在與細菌共存的世界中,細菌的種類繁多,但絕大多是對人體有益的,只有極少數“致病菌”才對人體有害。人體內生活的細菌有1到3公斤,就算天天洗澡,體內含有的細菌也有100萬億,數量是人體細胞的9到10倍,1毫升酸奶含有菌落10億個(是現有飲用水國標中瓊脂培養2天后菌落總數上限的2000萬倍),人體表面有大約1000種無害細菌,因此沒有必要談“菌”色變,如果把飲用水中的細菌總數比作人數,新國標則是無論人數多少,好人不管,只抓壞人——對致病菌“零容忍”。菌落總數的取消,對致病菌的指標更加嚴格,其實是一種科學的進步。這項規定對水產品的營養質量沒有任何影響,反而讓水標準更加科學化,保證了水質的安全可靠。
記者補白
早在201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第二階段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報告后引發了“桶裝水不合格”事件,造成市場對桶裝水的質疑,怡寶、河北樂百氏、匯源等相繼傳出“菌落總數”超標。
“細菌門”爆發后,中國飲料工業協會發布了“關于包裝飲用水國家監督抽檢結果的相關說明”,澄清了此次“菌落總數超標”不過是一場“烏龍事件”。其實菌落總數指標曾一度是一個比較尷尬的指標。特別是桶裝礦泉水歷來被眾多專家譽為“安全和健康的飲水”,但“菌落總數”的檢測指標經常讓企業陷入“細菌門”, 新國標將使桶裝水徹底擺脫“細菌門”的困擾。
爭議
從前亂標 不代表不科學
曾幾何時,中國消費品市場上有各種噱頭,當“純凈”和“礦物質”不足以打動消費者時,更為玄妙的概念紛紛出現在瓶裝水的名稱和包裝上。雖然不斷有科普專家出來稱富氧水不能直接補氧,弱堿性水也不可能營造人體的弱堿性環境,可是各種讓人不明所以而又價格奇高的“功能水”,還是順利地在市場上攻城略地。一些定位比較高端的瓶裝水,恰恰又借助“概念化”的名稱賣出高價。同樣一瓶飲用水,普通的純凈水只要一塊多錢,而高端的“概念水”則可能賣到五六元錢甚至更高。
“概念水”的功能宣傳曾引起了專家的質疑和炮轟,被稱為“偽科學”。有業內人士也表示,目前市場上所銷售的對人體有特殊功效的所謂“功能水”大多屬于炒作。
實際上,大量實驗證明水中的鈣和鎂可以補充人體的需要,每日攝入的食物中難以滿足每日的需要量,水中的鈣和鎂可以有效地防止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的風險。同時素食為主的人,水中的微量元素可以有效地補充人體每日的需要量。
李復興則認為,新國標出臺后,并不代表國家管理部門限制企業的科技創新,恰恰相反,實際上國家管理部門,在嚴格有效地對瓶裝水安全性進行管理的基礎上,同時也給予企業充分的科技創新的空間。科技創新不等于炒作,不能因為有些不恰當的炒作現象的出現就否定新產品和新技術,不能“一棒子打死一船人”,我們還是應該有寬容的態度,新國標的出臺也是給企業發展創造了更廣闊的空間。
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下半年,水市場可能會迎來換裝潮。飲用水行業將迎來新一輪的洗牌,這意味著以后飲用水生產商家在生產環節將更加規范。
藥品包裝上的通用名常顯著標示,單字面積大于商品名的2倍;在橫版標簽上,通用名在上1/3范圍內顯著位置標出(豎版為右1/3范圍內);字體顏色使用黑色或者白色。藥品包裝上的商品名一般與通用名分行書寫,其單......
安全的飲用水是保障人類健康和社會福祉的基本要求。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支持下,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曲久輝院士帶領研究團隊,經過20多年產學研用聯合攻關,攻克了我國飲用水安全保障的系統性重大難題,......
附件文件下載:2024年第23號.pdf關于批準發布《汽車道路照明裝置及系統》等20項強制性國家標準和1項強制性國家標準修改單的公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汽車道路照明裝置及......
關于征求《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衛生要求(征求意見稿)》強制性國家標準意見的通知各有關單位及專家: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標準制修訂計劃,國家糧食和儲備局已組織完成了《食用植物油散裝運輸衛生要求》國家標準......
9月19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工信部)會同公安部、應急管理部等多部門,對最新修訂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進行公開征求意見,這次新修訂的標準,旨在提升電動自行車產品的安全水平,促進行業的規范化發展,保......
2024年9月26日,分析測試百科網聯合安捷倫科技(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成功舉辦“助力分析儀器技術高質量發展,氫能領域新國標解讀一宣貫會”。在本次宣貫會上,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徐......
氫能是一種清潔、高效、可持續的二次能源,而被譽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全國氫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組織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汽車用氫氣》系列標準已經發布。氫系列標......
關于公開征求國家生態環境標準《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勘界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規范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勘界工作,我部組織編制了國家生態環境標準《飲用水......
2024年8月7日,歐盟委員會發布監測人類飲用水中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分析方法的技術指南。主要內容如下:(1)定量限:“PFAS總和”參數的LOQ應為30ng/L(0.03μg/L)或更......
近日,網上一則學生反映學校直飲水問題,疑似被相關人員言語威脅的帖子引發網友關注。相關聊天記錄顯示,疑似飲用水項目工作人員多次質問學生:“打12345是誰教給你們的?”“你不是喜歡投訴嗎?”“就這點兒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