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script id="yywya"><kbd id="yywya"></kbd></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5-08-11 13:25 原文鏈接: 能源互聯網的新能源行動

      “能源互聯網其實就是通過將互聯網與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結合,便捷地實現能源共享。”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劉國忱說,互聯網將給能源市場帶來巨大的變革,而新能源企業面對互聯網則比傳統能源企業占有較大優勢。

      能源是每一個行業的基礎,而觸手可及的互聯網正滲透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當開放的互聯網與傳統的能源牽手,會產生怎樣的化學效應?

      最近的一項案例是7月底的億利資源集團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正大集團分別就“互聯網+綠土地、綠能源”進行簽約,利用互聯網為治沙綠化插上騰飛的翅膀。

      而之前的6月份,由國家能源局牽頭、工信部等參與制定了《互聯網+智慧能源行動計劃》,這項能源互聯網頂層設計也已經提交給國務院。在環保、國企改革、價格改革等多重政策督促下,能源互聯網正逐漸成為2015年下半年的大風口之一。

      “能源互聯網其實就是通過將互聯網與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結合,便捷地實現能源共享。”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劉國忱說,“互聯網將給能源市場帶來巨大的變革,而新能源企業面對互聯網則比傳統能源企業占有較大優勢。”

      自我對話

      據了解,億利資源計劃未來用3~5年的時間,在庫布其沙漠、騰格里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投資修復300萬畝荒漠化土地發展現代生態牧業。億利資源將利用華為在數字信息、通信、互聯網技術領域的國際領先優勢,建設真正意義的全數字化智能光伏電站——借助4G通信技術,通過先進的智能化運維手段,實現光伏電站的精細化運營。

      “無論身在何處,借助互聯網,在手機上都可以看到集團所有電站的發電量、實時電力銷售的收入、每個設備實時的工作狀態和參數。”劉國忱介紹說。

      不僅如此,企業還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自我完善、生產互聯。

      “能源互聯網用先進的傳感器、控制和軟件應用程序,將能源生產端、能源傳輸端、能源消費端的數以億計的設備、機器、系統連接起來,形成的是能源互聯網的‘物聯基礎’。”遠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雷介紹說。

      “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和預測,是能源互聯網得以實現的重要技術支撐。”在新疆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兼市場總監侯玉菡看來,不論是物聯基礎或是 “互聯網+”,都給企業產品輸出增加了體驗效果。“在高度發達的商業社會里,所有市場行為都是依托于體驗的,不管能源利用形式或是發電形式,都是為了給整個社會創造更有效的體驗系統。”

      能源互聯網通過整合運行數據、天氣數據、氣象數據、電網數據、電力市場數據等,進行大數據分析、負荷預測、發電預測、機器學習,打通并優化能源生產和能源消費端的運作效率,需求和供應將可以進行隨時的動態調整。“智能發電、用電、儲電設備,最終都將接入網絡,借助信息流,形成自我對話。”張雷說。

      實現機器與機器的溝通

      利用能源互聯網,張雷努力的目標是徹底突破并超越傳統風機的技術禁錮,使風機能夠主動感知、思考、判斷和決策,讓風機使用數據洞察兩個問題:“一個是風正在做什么,另一個是下一步風還要做什么。”張雷說。

      他認為,新的能源體系特征需要能源互聯網,同時能源互聯網將具備“智慧、學習、進化”的生命體特征。

      “通過信息化手段,未來智能化的用電設備、發電設備和儲能設備三者之間進行機器和機器的溝通,供需之間的平衡將會更加有效。”張雷說。

      而金風科技也正在實行風電、光伏、儲能和微燃機等的互聯,以完整的系統推動整個新能源形式相互之間的互聯。

      根據中國風能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風能新增裝機容量達到2335萬千瓦。“風電已經表現出很強的競爭性。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方向轉變不可避免,可再生能源將會改變目前的供給關系。”侯玉菡說。

      侯玉菡認為能源互聯網的本質在于以用戶需求為核心和全產業鏈低碳化,而金風科技也正在踐行這一宗旨。

      “金風企業要回歸到制造企業的根本,做好產品和服務,保證產品質量,讓我們的客戶能發出更多清潔的電。”侯玉菡說,“我們把所有客戶的風電廠,包括金風自有的風電廠回歸到資產本質,從資產保值增值角度來看,只有認定資產本質,才能讓設備和能源使用系統更加科學有效,讓資產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

      智能電網或成技術著力點

      在劉國忱看來,能源互聯網的誕生會使得能源的價格變得愈加低廉。

      “一方面可再生能源的成本以倍數的速度降低,另一方面是化石能源的成本越來越往上漲。化石能源的隱形成本,如空氣污染、煤礦挖掘等越來越顯性,社會越發展,化石能源對社會產生的負擔會越大。”劉國忱說。

      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曾鳴認為,能源互聯網的發展才剛剛開始,以后的機會也會很多。微網建設、分布式新能源、特高壓儲能、源路由器以及充電樁、大數據分析,配電自動化傳感器、售電平臺、電力服務商或許會成為未來能源互聯網領域的投資主線。

      “能源互聯網的發展,需要能源行業、通信行業、互聯網行業、法律、金融、資本等等各個方面的領域融合。”曾鳴表示。

      “從頂層設計來講,能源互聯網包括互聯網售電、可再生能源的交易,以及各種分布式的能量管理系統,這其中又包括工廠能量管理系統、建筑樓宇能量管理系統、家庭能量管理系統等各個方面。”曾鳴說。

      作為具體實踐者,每一個新能源行業企業都在全身心投入能源互聯網的潮流。

      據侯玉菡介紹,金風科技位于江蘇大豐的智能微網項目已經順利并網發電。該項目是江蘇省首套智能微電網項目,同時也是我國目前高技術含量的分布式并網型智能微網。

      而智能電網可能會成為能源互聯網在電力互聯方面的技術著力點,這也得到了曾鳴的認同。

      “能源互聯網的建設發展,將會把現有智能電網的技術研發與整個能源體系協調優化,進行整合,從而使得電力系統和其他能源系統范圍得到外延和發展。”曾鳴說。

    相關文章

    智能化養豬助力育種領域全新探索

    隨著人工智能(AI)、自動化等技術的持續突破,利用傳感器進行數據采集與高速傳輸,并通過物聯網存儲海量數據,正持續推進智能化養殖業發展,逐漸成為推動豬育種向精準化、高效化、智能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從整個......

    向智向綠向高端,科技創新賦能家電換新

    當燃氣熱水器不再簡單制造熱水,而是擁有了“補水”“美膚”功效;當非遺旗袍在家就能實現定制化洗滌、熨燙;當人參、蟲草、燕窩在冰箱中找到專屬環境安心存放……近段時間,更多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家電新品悄然......

    北京:到2027年具身大小腦系統、整機控制芯片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

    《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公開征集意見。其中提到,到2027年,原始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具身大小腦系統、整機控制芯片、全身運動控制能力等方面實現重大......

    《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計劃》征集意見

    《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創新與產業培育行動計劃(2025—2027年)(征求意見稿)》公開征集意見。其中提到,擬強化央地合作,聚焦先進制造、交通物流、特種協作等領域,鼓勵汽車生產質檢、3C電子制造、工業焊接......

    六部門聯合開展2024年度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行動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國務院國資委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國家數據局綜合司關于開展2024年度智能工廠梯度培育行動的通知工信廳聯通裝函〔2024〕399號各省、自治區、直......

    兩部門: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開始申報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2024年度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申報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揭榜掛帥”重點行業包括以下五個方面:一、原材料石化化工、......

    檢驗檢測機構儀器設備資產原值高達5279億元

    日前,2024年工業機器人安全領域檢驗檢測技能競賽在上海舉行。本次競賽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國家認監委)組織,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機器人檢測認證聯盟和上海電器設備檢測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經資......

    諾獎得主費林加:科學發現的樂趣在于提問

    在華東理工大學的實驗樓里,你或許會看到這樣一位外國學者,他一邊在白板上飛快書寫著方程式,一邊講述著前沿的科學發現。這位學者就是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伯納德·L·費林加。費林加被稱為“分子......

    綠色動能助推可持續交通

    建設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包容、韌性的可持續交通體系,是支撐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現“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美好愿景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領域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深入推進,綠色低碳發展......

    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揭牌

    10月1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北京市政府在京舉行揭牌儀式,北京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正式升級為“國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作為國內引領具身智能技術突破與產業協同的關鍵平臺,創新中心升級后將......

  • <noscript id="yywya"><kbd id="yywya"></kbd></noscript>
  • 东京热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