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在全國66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108個為嚴重缺水城市。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急速發展,資源型和水質型雙重缺水特征凸現,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為了應對水資源供需日益尖銳的矛盾,按照傳統的開源節流方式已難以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根本問題。因此,開發利用非常規水資源顯得非常緊迫。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開源節流、減輕水體污染、改善生態環境、緩解水資源供需矛盾和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1存在的問題
1.1再生水回用相管理體系不完善,缺乏再生水利用的法規和政策支持
近些年,雖然各城市相繼出臺了有關再生水回用的政策和條例,但實際運行中,運營管理、收費機制等仍缺乏具體操作細則,沒有形成統一再生水回用管理機制,相關部門缺乏溝通,使頒布的政策無法發揮效力。因此相關部門應出臺有關政策,保障再生水能夠有效回用,鼓勵再生水用戶優先利用再生水。
1.2地理位置對水資源天然更新能力的影響
水資源的自然再生能力將隨地理位置而變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經緯度影響年降水量。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例,受強季風氣候的影響,東興安東部聯盟、通遼市等中西部地區、烏海、阿拉善聯合、厄爾多斯等城市降水量較少。東部和西部降水量減少,表明內蒙古降水與緯度和經度有關。其次,地形對水資源自然再生能力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徑流和降水的影響上。坡面地形對坡面徑流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地表坡度大、地表徑流大、收斂時間短等方面,坡度較小的地形將產生相反的影響。降水的影響可以通過中國東部和西部地形和降水的特征來反映。
1.3缺少健全的政策與法規支持
我國在再生水利用方面主要依靠執行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與發達國家相比,缺少健全的政策與法規支持。今后工作中應逐步建立、健全再生水利用的相關法律法規,保障再生水回用力度。
1.4分散式和集中式供水模式未能有機結合
對于包括城市道路灑水、濕地景觀補水、綠化灑水等市政需水以及工業生產用水,可采用城市污水廠再生水集中回供。對于需水量較小、再生水管網難以鋪設到位的公建、小區等,采取再生水分散式回供,滿足就近小區或公共區域內的綠化、景觀用水等。實現分散式和集中式供水有機結合的利用模式。
2我國再生水回用存在問題的對策建議
由于再生水回用在我國起步較晚,且再生水廠和管網投入的財政支持力度不足,社會及企業等對再生水認識不夠等原因,造成我國再生水回用中存在一些問題。
2.1中水回用技術
主要有:①生物處理技術。利用微生物的吸附、氧化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有好氧和厭氧生物處理。一般以好氧處理較多,包括活性污泥法、接觸氧化法、生物轉盤等處理方法。該技術具有去除有機物效果好、生物處理效果穩定、剩余污泥產量低、抗沖擊負荷等優點。②物化處理技術。以混凝沉淀(氣浮)及活性炭吸附相組合為基本方式,主要用于處理優質雜排水。與傳統的二級處理相比,提高了出水水質,但運行費用較高。③膜處理技術。以超濾(微濾)、反滲透為代表的膜技術處理出水,其水質和感官指標均優于傳統的處理工藝,且SS去除率很高,占地面積小,但投資和運行成本相對較高。
膜生物反應器(MBR)是一種由膜分離單元與生物處理單元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與傳統的生化水處理技術相比,MBR具有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好、設備緊湊、占地面積小、易實現自動控制、運行管理簡單的特點。
2.2加強水環境保護,重視生態經濟建設
在采取預防措施的同時,必須掌握各種有效的治理措施。二是各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部門、水務部門共同制定措施,不斷更新環保設備,增加資金投入,保障基礎設施建設。第三,加強對區域水資源利用的監督,嚴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嚴格禁止過度污染排放,確保水資源不受污染。同時,考慮到經濟發展和水資源的利用,將制定有效的排放收費,以控制污染排放總量。最后,發展循環工業,促進經濟合理化,不斷提高用水效率,嚴格審查水污染嚴重的行業,逐步消除企業、企業和中國水資源的嚴重浪費。對于過水使用梯級水價,從理解和行動上,讓他們把水做好。
2.3植物處理技術
植物處理技術利用水生植物對再生水中營養元素的吸收作用,及對藻類的化感作用,實現再生水的凈化。主要應用于景觀補水。盡管再生水達到出廠水質標準后用于景觀補水,但是由于再生水中氮、磷和有機物的含量較高,加上水體的自凈能力較差,易引起藻類的大量繁殖,特別是銅綠微囊藻(Microcystisaseruginosa),從而對水體和景觀造成負面影響。植物處理技術通過增加水體內水生植物的覆蓋面積,調整種群分布,不僅能夠增強水生植物對氮、磷等有機物質的吸收,降低水體中營養成分的含量,還能夠形成較穩定的生態系統,增加各種植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有效抑制藻類的繁殖,從而減少水體富營養化的可能。研究發現,多級復合植物床生態系統能夠有效去除再生水中的氮和磷,蘆葦和香蒲對營養型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比扁桿藨草好,沉水植物床則主要起穩定出水水質的作用。
2.4調整產業結構
適應區域水資源配置,繼續發展高科技、高效、經濟產業,研究清潔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提高我國水資源利用水平,發展環保產業。對于污染嚴重、資源浪費嚴重、環境保護不足的工業企業,應采取重點措施。提高現代水利產業發展水平,實現水生產、供銷、再生與再生一體化的目標;合理布局作物分布點,種植耐旱作物,發展節水型農業;建立高效節水示范園。加快農業渠道體系建設,建立主渠道、溝渠、農業渠道和一般渠道的襯砌工程;大力發展噴灌、滴灌等微灌技術;使廣大用水者參與節水工作。同時,隨著油菜、果樹和植物的栽培,提高了河道注水效率,合理利用水資源,提高經濟效益。
2.5再生水回補景觀、生活雜用用水
再生水經深度處理后,可直接回用于景觀、生活雜用和娛樂用水。2002-2008年間,新建的較大建筑如旅店、飯店、機關、科研機構等均有配套的中水設施。北京北小河污水處理廠生產的再生水經反滲透(RO)處理后,用作奧運公園水體補給水及場館雜用水。
結語
隨著社會和經濟的持續發展,水資源的供需矛盾必然會日益突出。城市污水經過深度處理后再回用,不僅能夠節約水資源,還能減少水污染排放,是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的重要途徑。結合我國當前大多數城市水資源短缺和再生水回用利用率偏低,再生水回用的發展前景廣闊,意義重大。
記者28日從水利部了解到,水利部等六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通知,公布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城市名單,明確在29個省區市的78個城市開展典型地區再生水利用配置試點。加強再生水利用配置,有利于提高污水再生利......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在全國66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108個為嚴重缺水城市。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急速發展,資源型和水質型雙重缺水特征凸現,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在全國66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108個為嚴重缺水城市。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急速發展,資源型和水質型雙重缺水特征凸現,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在全國66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108個為嚴重缺水城市。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急速發展,資源型和水質型雙重缺水特征凸現,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造紙工業的制漿廢水怎么處理?目前世界通行的做法是:處理成達標水之后,排向大海或者河流。現在出現了一個例外——在江蘇省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造紙制漿廢水不向水體排放,而是以“中水回用”的方式全部回收利用。......
新華網北京3月11日電“中水是國際公認的‘城市第二水源’,但我國中水利用率還不到10%。”全國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政協主席洪梅香建議,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中水的利用力度,擴大中水利用范圍。中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