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改進劑的作用
使用化學改進劑的目的在于,顯著地降低分析物揮發性,阻止分析物在灰化階段的揮發損失;使基體在灰化階段盡可能完全蒸發除去,以減少原子化階段的化學和光譜干擾;分析物的所有化學形態轉化為單一的形態,以便于進行校正和改善精密度。從理想的情況出發,要求化學改進劑對分析物不同化學形態都有效,并適用于多數分析物,背景吸收低,改進作用穩定,不損害石墨管,此外還要求化學改進劑本身無毒、純度高和價廉。要同時滿足所有這些要求并非易事,但對于一個具體分析對象,要求化學改進劑所起的作用亦有所不同。根據化學改進劑在整個分析過程中的行為,可將其作用歸結起來以下6個方面。(1)增加基體的揮發性,以促使基體在被分析物原子化之前除去。R.D. Ediger等加入NH4NO3到海水中,NaCl轉化為易揮發的NaNO3和NH4Cl,在灰化階段(500℃)和過量的NH4NO3一同被除去,消除了NaCl產生的背景吸收干擾,成功地測定了海水中的銅和鎘。(2)分析物與化學改進劑......閱讀全文
化學改進劑的作用
使用化學改進劑的目的在于,顯著地降低分析物揮發性,阻止分析物在灰化階段的揮發損失;使基體在灰化階段盡可能完全蒸發除去,以減少原子化階段的化學和光譜干擾;分析物的所有化學形態轉化為單一的形態,以便于進行校正和改善精密度。從理想的情況出發,要求化學改進劑對分析物不同化學形態都有效,并適用于多數分析物,背
化學改進劑的機理
化學改進機理可大致分為化學機理、物理機理和電化學機理。在許多場合,化學機理與物理機理是同時存在的,如鉑系金屬(PGM)化學改進劑在低溫時主要是通過化學吸附使揮發性分析物變得穩定;在灰化階段較高溫度時,主要是催化石墨還原分析物或催化分析物熱分解生成分析物元素態,再與PGM形成相應的固溶體或化合物;在原
化學改進劑的化學機理
化學機理是指化學改進劑與基體、共存組分或分析元素之間通過發生化學反應,轉變化學形態,擴大基體、共存組分與分析元素之間的差異,以消除基體和共存組分干擾,提高測定靈敏度。加入NH4NO3到海水中,NaCl轉化為易揮發的NaNO3和NH4Cl,從而消除NaCl對測定銅和鎘時產生的嚴重的背景吸收干擾,即是這
化學改進劑的物理機理
物理機理是指化學改進劑與基體或分析物發生物理作用,形成固溶體或金屬間化合物,降低熔點或沸點等,促使基體或分析元素提前或滯后蒸發和揮發。鈀與鉛鉍之間有Pb-pd和Bi-Pd化學鍵形成,在灰化階段鈀與鉛鉍形成了金屬固溶體,后者包含在鈀的晶格內,直到石墨爐溫度升到足以使晶格破裂再將分析物釋放出來。砷化合物
持久化學改進劑的制備
可用作持久化學改進劑的元素,包括高熔點鉑系金屬(PGM)Ir,Pd,Pt,Rh,Ru,生成難熔化合物的“似金屬(metal--like)"Hf,Mo,Nb,Re,Ta,Ti,V,W,Zr及生成“共價”碳化物的元素B,Si等。中等揮發性的貴金屬Ag,Au,Pd不宜單獨用作持久化學改進劑,只有與其他低揮
混合無機化學改進劑的機理和作用
混合化學改進劑( mixed chemical modifier)比單一化學改進劑能獲得更好的化學改進效果。前面已經指出,Pd是一個通用的化學改進劑,由于鈀化合物熱解或還原產生的金屬Pd與被測元素之間形成更穩定的形態而起化學改進作用。很顯然,當鈀化合物與還原劑如抗壞血酸聯合使用時,有利于金屬Pd的生
基體改進劑的作用
1、在測定基體復雜樣品時提高灰化溫度減少樣品基體的存在;2、避免待測元素在原子化階段前損失,提高靈敏度;3、為了獲得更好的穩定性、重現性,消除雙峰現象;4、抑制電離干擾;5、作為元素的釋放劑。
化學改進劑的電化學機理
Mg,Ni和Pd對測定銅的化學改進效應的差異,由于Mg2+/Mg、Ni2+/Ni、Cu2+/Cu和Pd2+/Pd的標準電極電位的差別造成的。Mg2+/Mg、Ni2+/Ni、Cu2+/Cu和Pd2+/Pd的標準電極電位分別為2.37V、-0.23、0.340V和0.951V,在高溫灰化時,標準電極電位
無機化學改進劑的應用
無機化學改進劑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化學改進劑。Ni(NO3)2作為化學改進劑,測定Ag;檸檬酸對Ag也有明顯的增敏作用,靈敏度提高約1倍。基體改進劑Mg(NO3)2可使Al的灰化溫度由1600℃提高到1900℃,靈敏度提高了50%。用氧化鋯磨球將發樣研磨20min磨成粉用0.4%(體積分數)甘油為懸浮
有機化學改進劑的應用
?有機螯合劑是另一類常用的有機化學改進劑。用2%二酮(乙酰丙酮、三氟乙酰丙酮、苯甲酰丙酮)為化學改進劑,提高了Al的灰化溫度,加入三氟乙酰丙酮和苯甲酰丙酮,灰化溫度由400℃分別提高到600℃和600℃~800℃。A1與B二酮形成螯合物,阻止Al形成碳化物。使用化學改進劑,靈敏度提高2~3倍。分析植
常用改進劑的種類及作用原理
基體改進劑的選擇,并不僅是根據待測元素而定,還需要考慮基體主要成分等其他因素,不需要加時盡量不加,因為基體改進劑由于試劑不純等因素會帶來新的干擾、污染。基體改進劑的種類與用量的選擇均是需要通過試驗得出?。NH4H2PO4溶液(濃度為250g/L),是一種消除Cl干擾效果很好的基體改進劑,是測定Pb、
磷酸鹽化學改進劑的應用
磷酸鹽作為化學改進劑多有使用。在K2HO存在下,可使Cd的穩定溫度提高到600℃。用甘油水溶液作為懸浮劑,NH4H2PO4為基體改進劑,測定海洋和河流沉積物中Cd用HNO3+H2O2消解生物樣品,Ni+Pd+NH4H2PO4的1%Triton X-100+0.2%HNO3溶液為化學改進劑,石墨爐原子
常用的有機化學改進劑介紹
最常用的有機化學改進劑(organic chemical modifier)有抗壞血酸檸檬酸、酒石酸、草酸、EDTA等有機酸及其鹽以及 Triton X--100(曲拉通X-100,化學名稱為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是一種優異的表面活化劑,潤濕及洗滌劑)等。加入有機化學改進劑,降低了被測元素的原子化溫度
常用無機化學改進劑介紹
鈀是最常用的無機化學改進劑(inorganic chemical modifier)之一。鈀成功地用于鉛、砷、硒、碲和鉍等易揮發性元素的測定。由于鈀的純度高,又是一種不普遍存在的貴金屬元素,也不腐蝕石墨管,現已發展成為應用廣泛的通用化學改進劑。不管是用Pd(NO3)2還是用PdCl2,起化學改進作用
混合無機和有機化學改進劑
用Pd(NO3))2- Triton X-100作為硒的化學改進劑,測定了飲料和大青葉合劑中的Se,將灰化溫度由400℃提高到1200℃,吸光度提高了2.92倍,檢出限達到8.0ng/mL。W+Pd+酒石酸混合改進劑是測定合成和天然海水中Bi,In和Pb最有效的化學改進劑酒石酸熱解產生還原性物質C,
基體改進劑的介紹
在石墨爐原子吸收分析中,為了增加待測樣品溶液基體的揮發性,或提高待測易揮發元素的穩定性,而在待測樣品溶液中加入某種化學試劑,以允許提高灰化溫度而消除或減小基體干擾,這種化學試劑稱之為基體改進劑。
化學絮凝劑的作用原理
化學絮凝劑的作用原理:壓縮雙電層:化學絮凝劑能壓縮膠體顆粒的雙電層,降低ζ電位,使顆粒間的排斥力減小,從而易于凝聚。吸附電中和:絮凝劑分子吸附在顆粒表面,中和部分電荷,減少顆粒間的靜電斥力。吸附架橋:化學絮凝劑分子鏈較長,能同時吸附多個顆粒,在顆粒間起架橋作用,形成絮團。沉淀網捕:一些化學絮凝劑形成
持久化學改進技術的優點
?持久化學改進劑沉積在W,Zr碳化物涂層原子化器表面,改進劑分散更細和分布更均勻,可以改善PGM的催化效應;延長改進劑和石墨管的使用壽命,具有更好的長期穩定性;能提高分析物的熱解溫度;節省PGM用量,只相當于常規熱解還原沉積法用量的1/100~1/50,縮短了分析時間。A.B. Volynsky等研
基體改進劑的基本概念
在石墨爐原子吸收分析中,為了增加待測樣品溶液基體的揮發性,或提高待測易揮發元素的穩定性,而在待測樣品溶液中加入某種化學試劑,以允許提高灰化溫度而消除或減小基體干擾,這種化學試劑稱之為基體改進劑?。其中,鉛和鎘的沸點較低,一般需要加基體改進劑。常用的基體改進劑有磷酸二氫銨、硝酸鈀、硝酸鎂。GB 500
化學反應催化劑的作用介紹
催化劑是一種能夠改變一個化學反應的反應速度,卻不改變化學反應熱力學平衡位置,本身在化學反應中不被明顯地消耗的化學物質。①加快化學反應速率,提高生產能力;②對于復雜反應,可有選擇地加快主反應的速率,抑制副反應,提高目的產物的收率;③改善操作條件,降低對設備的要求,改進生產條件;④開發新的反應過程,擴大
持久化學改進技術的局限性
(1)其局限性之一是出現雙峰。(2)其局限性之二是出現“過穩定”現象。分析物“過穩定”產生峰拖尾,最終引起靈敏度的降低。(3)持久化學改進技術還顯示出其他一些缺點和限制:如管與管之間重復性差,為避免和減少化學改進劑的損失,使用的灰化、原子化和凈化溫度較低。目前,持久化學改進劑主要用于無機氫化物、汞和
原子吸收光譜法基體改進劑類型及改進機理
所謂基體改進技術,在20世紀70年代主要是指在待測樣品溶液中加入某種化學試劑使基體成分轉變為較易揮發的化合物,或將待測元素轉變為更加穩定的化合物,以便允許較高的灰化溫度和在灰化階段能更有效地除去干擾基體的一種方法。目前人們將無機化合物和有機化合物基體改進劑的應用,石墨管焦化和金屬碳化物涂層以及在惰性
化學反應中,遮蔽劑的定義和作用
分析化學中的所謂"掩蔽",是指離子或分子無須進行分離而僅經過一定的化學反應(通常是形成絡合物)即可不再干擾分析反應的過程。常用的掩蔽劑有無機掩蔽劑和有機掩蔽劑兩大類。選擇掩蔽劑的一般原則:1掩蔽劑與干擾離子所形成的絡合物的穩定常數必須足夠地高。與其相反,與被測離子形成的絡合物的穩定常數應盡可能低。2
傳統化學絮凝劑的作用原理是什么?
傳統化學絮凝劑的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壓縮雙電層:水中的膠體顆粒通常帶有負電荷,形成雙電層結構。化學絮凝劑(如鋁鹽、鐵鹽等)在水中水解產生的高價陽離子可以壓縮膠體顆粒的雙電層,降低其表面電位,使顆粒間的靜電斥力減小,從而促使顆粒相互凝聚。吸附電中和:絮凝劑水解產生的離子或分子可以吸附在膠體顆粒表
常用化學誘變劑的種類及作用機制
1烷化劑是栽培作物誘發突變的最重要的一類誘變劑。藥劑帶有一個或多個活潑的烷基。通過烷基置換,取代其它分子的氫原子稱為"烷化作用"所以這類物質稱烷化劑。 烷化劑分為以下幾類: 1. 烷基磺酸鹽和烷基硫酸鹽 代表藥劑:甲基磺酸乙酯(EMS)、硫酸二乙酯(DES) 2.?亞硝基烷基化合物 代表藥劑:亞硝基
化學誘變劑的常用種類及作用機制
是栽培作物誘發突變的最重要的一類誘變劑。藥劑帶有一個或多個活潑的烷基。通過烷基置換,取代其它分子的氫原子稱為烷化作用所以這類物質稱烷化劑。烷化劑分為以下幾類:1. 烷基磺酸鹽和烷基硫酸鹽代表藥劑:甲基磺酸乙酯(EMS)、硫酸二乙酯(DES)2. 亞硝基烷基化合物代表藥劑:亞硝基乙基脲(NEH)、N-
微生物絮凝劑和化學絮凝劑的作用原理有何不同?
微生物絮凝劑的作用原理:吸附架橋作用:微生物分泌的大分子物質(如多糖、蛋白質等)具有多個活性位點,能夠吸附多個懸浮顆粒,將它們連接起來形成較大的絮體。電性中和:微生物表面的電荷與廢水中顆粒表面的電荷發生中和,減少顆粒間的靜電排斥,促進顆粒聚集。卷掃網捕:形成的絮體在沉淀過程中,如同一個網一樣,卷掃捕
不起作用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亟待改進
據報導《國家基本藥物目錄》500多種藥物,短缺的已有342種,或停止生產、銷售、市場斷供。《國家基本藥物》是人民大眾合理用藥的最基本保證,是“人人享有醫療保健的最基本權力”。半數以上藥品斷供,民眾無藥可用,連最基本的藥物都不能保證,讓平民百姓用什么?拿什么防病治病?這個《目錄》還有什么用? 一
萃取劑的作用
能與被萃取物形成溶于有機相的萃合物的化學試劑。在濕法冶金中,萃取劑的作用是與被萃取的金屬通過配合化學反應生成萃合物萃入到有機相,又能通過某種化學反應使被萃取的金屬從有機相反萃取到水相,由此而達到金屬提純與富集的目的。萃取劑是影響萃取工藝成敗的最關鍵因素。
顯色劑的作用
顯色劑是一種將生化反應后產生的復合物顯色以達到實驗目的的一種試劑。一般又稱底物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