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股份CEO尹燁:基因或讓人類最終克服腫瘤
12月2日上午消息,由新浪網舉辦的主題為“這就是我們的未來”的首屆“C+峰會”今天上午在北京萬達索菲特酒店正式開幕,華大股份CEO尹燁在大會現場發表主題為“基因是生命的源頭”演講。 尹燁認為,人類是地球上最具破壞力的物種之一,“霧霾持續發生,生活在北京的人民很惶恐。這一組數據是世衛組織預測在未來二十年我們腫瘤的發病率,2014年1400萬人,2025年1900萬人。幾乎占了總體發病率的一半,差不多每一分鐘新增27個腫瘤,每十秒鐘就有一個患者離開。”尹燁認為所有腫瘤的特征是細胞生長失控,換句話說他的基因失控。 據尹燁介紹,目前,基因專家已通過免疫細胞制出了一個所謂的超級藥物,精確治療白血病,同時不發生排斥反應、不需要其他的藥物,這將讓人類最終有可能逐漸地克服腫瘤。 以下是尹燁演講全文: 大家上午好,我跟大家聊一聊IT可以改變人類的生活,BT生物科技可以守護我們人類的生命,所以今天跟大家聊一聊關于基因的一些事情。在座的各......閱讀全文
-華大股份CEO尹燁:基因或讓人類最終克服腫瘤
12月2日上午消息,由新浪網舉辦的主題為“這就是我們的未來”的首屆“C+峰會”今天上午在北京萬達索菲特酒店正式開幕,華大股份CEO尹燁在大會現場發表主題為“基因是生命的源頭”演講。 尹燁認為,人類是地球上最具破壞力的物種之一,“霧霾持續發生,生活在北京的人民很惶恐。這一組數據是世衛組織預測在未
饒毅質疑華大CEO尹燁科普偽科學!原話:“100%瞎編!”
24日,華大基因尹燁在個人公眾號“尹哥聊基因”發文配圖“謝謝指教”。這是對23日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在公眾號“饒議科學”上發表一篇文章的回應。【以下是原文】:25日,饒毅在公眾號“饒議科學”發布了文章:《陳春花和尹燁:相隔二十年競賽誰的博士更“水”?》。陳春花和尹燁:相隔二十年競賽誰的博士更“水”?
風口浪尖的華大,尹燁的發言讓投資大咖們沉默了
近日,華大因高層人事變動和風投伙伴關系處理再次處在了風口浪尖,近日華大醫學執行總裁尹燁作了《多組學、大數據、新診療》專題講座。 面對風險投資對基因測序市場高估值以及火爆追捧,基因真的能解決一切生老病死的問題嗎? 在7月16日由CHC主辦的2015第二屆中國IVD產業投資與并購CEO論壇上,華
華大尹燁談奧密克戎:癥狀輕,危害小,疫苗仍有效
奧密克戎其傳播力比德爾塔更強,但其病例大多是無癥狀感染或者癥狀輕微,至今沒有一例死亡,即沒有跡象表明奧密克戎比前一“稱霸者”德爾塔更具有毒力,反而呈現出毒力下降的趨勢。 沒有理由質疑目前可用的新冠疫苗對奧密克戎毒株的防護效力;沒有證據表明奧密克戎對疫苗避免重癥的有效性方面存在任何影響;目前數據
饒毅繼續炮轟尹燁!稱尹燁推廣的益生菌是假藥
首都醫科大學校長、著名生物學家饒毅教授繼續發文炮轟華大基因CEO尹燁。7月26日,饒毅在其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中再發一文《太厲害的忽悠會忽悠自己:因為太逼真了》,文中指出,尹燁推廣的益生菌,就是假藥。腸道細菌研究很熱門,但迄今沒有拿出可以有效應用的產品。饒毅稱,全世界研究腸道細菌的第一人Jeff
華大CEO尹燁淡定回應饒毅教授炮轟:“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以下為文章原文:【中文科普走出幼稚期,但還有各種現象交雜】二十年前我寫過科普,主要是覺得科學太好玩了,不應該自己專有,大家可以一道樂。近十年來,華人科普文章越來越多、質量越來越高,我發現自己的水平從二十年前的超過中文科普平均水平而有意義,但近十年水漲船高后自己水平低于中文科普平均水平,所以基本退出科
尹燁講述:罕見病的可防、可治、可愈進程
對于罕見病,普通人能做些什么?科學家能改變什么?醫生能幫助什么?媒體能給予什么?……不同的角色讓我們對于罕見病的認知和關注也不同,所以我們需要交流、合作,從社會、科學、醫學、政府等多個層次為這一特殊群體帶來更多的希望和關懷。這也是中國罕見病高峰論壇存在并持續舉辦5屆的初衷和遠景。 在剛剛落幕的
尹燁講述:罕見病的可防、可治、可愈進程
??對于罕見病,普通人能做些什么?科學家能改變什么?醫生能幫助什么?媒體能給予什么?……不同的角色讓我們對于罕見病的認知和關注也不同,所以我們需要交流、合作,從社會、科學、醫學、政府等多個層次為這一特殊群體帶來更多的希望和關懷。這也是中國罕見病高峰論壇存在并持續舉辦5屆的初衷和遠景。 在剛剛落幕的
益生菌行業備受關注,在饒毅的炮轟下,尹燁回應質疑
在被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連續炮轟數日之后,7月28日,華大基因(300676.SZ)副董事長尹燁在“尹哥聊基因”公眾號上發文《華大到底發過多少篇菌群文章》,疑似回應饒毅此前所說“尹燁推廣的益生菌,就是假藥”的言論。尹燁在文章中指出,自1999年以來,華大共發表了71篇菌群文章,其中包含Nature主
測序儀國產化:助力我國基因科技絕處逢生
基因測序儀對于基因產業的重要性,如同發動機之于汽車行業,芯片之于電子通信行業。我國基因測序儀的國產化,不僅打破了外企的市場壟斷,實現了我國基因科技布局產業上游的突破,也從根本上保障了我國遺傳資源的安全。 抗生素耐藥性,是目前人類健康面臨的又一項挑戰。在ICU病房的患者,如果出現了抗生素耐藥性,
處于水深火熱的“益生菌”
在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接連幾天炮轟華大集團CEO尹燁之后,7月28日,尹燁在其微信公眾號“尹哥聊基因”發文回應列舉了華大1999年以來的科研成果數據,還介紹了華大13項腸道菌群的關鍵研究。而在此之前,饒毅稱“尹燁推廣的益生菌,就是假藥”,腸道細菌研究非常熱門,但迄今沒有拿出可以有效應用的產品。 廣
華大基因CEO尹燁自辯:把我們往賣國賊寫-能不生氣嗎
華大基因CEO尹燁。(受訪者供圖/圖) 從理論上講,做成生物武器的可能性極低。針對某一“人種”的基因武器不太可能實現。 中國人擁有世界上最豐富的遺傳資源,但是現在大型的生物信息數據庫都是國際的,沒有中國自己的。一旦國際上對我們關閉了數據庫,中國的科研工作者就什么都查詢不到了。 沸沸揚揚的基因資
我國基因科技步入領跑時代
11月8日下午3點,全國政協舉辦第58次雙周協商座談會,主題是“重視特殊教育”。來自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大)的CEO尹燁,是本次雙周協商座談會邀請的專家之一。 尹燁是受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馬德秀的推薦前來參加本次座談會的。關于推薦理由,馬德秀委員這樣告訴記者:“殘疾人,不
尹燁回擊饒毅質疑背后:萬能的益生菌與難尋的腸道菌群
在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接連幾天炮轟華大集團CEO尹燁之后,7月28日,尹燁在其微信公眾號“尹哥聊基因”發文回應。相較于此前僅“謝謝指教”四個字的客氣回應,尹燁最新文章例舉了華大1999年以來的科研成果數據,還著重介紹了華大13項腸道菌群的關鍵研究,顯得頗為“硬氣”。之所以如此“大張旗鼓”,是因為饒毅
同心聚力,共鑄輝煌-|-華大吉比愛三十周年慶典隆重舉行
1994年華大吉比愛從北京邁出了追夢的第一步1994年-2024年三十載風雨歷程,共同奮進三十載躬耕不輟,收獲累累三十載匠心筑夢,共赴新篇 2024年3月29日,華大吉比愛30周年慶典在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和同仁們共同回顧了華大吉比愛三十年發展的璀璨歷程,并見證了再啟新征程的榮耀時刻。
-資本躁動-百名機構調研基因測序虛實
“中國現在每年有1700萬新生兒,放開二胎,每年加100萬,大概會到2000萬。假設其中有1000萬在城市,華大能覆蓋25%,那就是每年250萬,每例算1000元,就是25個億……” 只需15秒,35歲的華大醫學執行總裁尹燁就能把產前無創基因檢測的商業“故事”講完。近幾年來,面對各路投資者講述
脊柱原發性腫瘤的發病率
每年美國大約120萬人被診斷為腫瘤。其中,大約60萬有骨轉移,而原發惡性骨腫瘤僅2700人。可以通過腫瘤的患病率和骨轉移的傾向估計骨轉移的可能性。乳腺癌、肺癌、腎癌、前列腺癌和甲狀腺癌骨轉移占了所有骨轉移癌的60%以上。女性以乳腺癌、子宮癌和結腸癌為主,而男性則以前列腺癌、肺癌和膀胱癌未主。10
我的基因我知道:基因檢測服務走向大眾
2014年12月12日,美國《科學》雜志集中刊登了八篇鳥類基因組系統演化史項目,該項目是華大基因聯合全球200多科學家推動鳥類物種全基因組測序的重要步驟。 華大基因研究員張國捷表示,鳥類基因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弄清禽流感的傳播規律和分布等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的問題。華大基因承擔著國家基因庫
華大基因啟動-出生缺陷檢測計劃
隨著基因科技的發展和臨床應用,基因技術可以用于遺傳疾病的檢測,對預防出生缺陷有重要意義。7月8日,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建、華大醫學執行總裁尹燁等在北京共同宣布啟動“千萬家庭遠離遺傳出生缺陷”計劃。 發布會上,華大基因旗下的華大醫學產前業務負責人趙立見就無創技術的開展現狀及應用前景作了介紹。趙立見表
脈絡叢腫瘤的發病率是什么
占所有腦腫瘤的0.4%~0.6%,占兒童腦腫瘤的2%~4%,1 歲兒童占10%~20%。脈絡叢乳頭狀瘤與脈絡叢癌的比例為5:1。約80%的脈絡叢癌發生于兒童,占脈絡叢腫瘤的20%~40%。每年發病率為0.3人/lO萬。 側腦室腫瘤患者大多數小于20歲,第四腦室的腫瘤各年齡組都可發病。用超聲波技
蔡磊破冰再邁一步:斗志不減-繼續努力
中新網6月8日電(記者 張尼)“斗志不減,繼續努力!”7日,蔡磊笑著在鏡頭前喊出了這句口號,雖然因為病情進展,他的發音變得越來越模糊,但語氣依舊堅定。蔡磊破冰再邁一步。當天,蔡磊與華大集團CEO尹燁共同宣布,將合作創建多組學研究聯合實驗室,加速漸凍癥(肌萎縮側索硬化)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的科研進展。這
世界級基因產業生產中心落戶武漢
2013年12月30日,華大基因武漢生產中心開幕儀式在光谷生物城隆重舉行。武漢市委常委、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胡立山,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但長春,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楊榮閣,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管理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閆忠寧,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建設管理辦公
大昌華嘉公司聲明
尊敬的用戶: 大昌華嘉商業(中國)有限公司是美國魯道夫公司(Rudolph Research Analytical)在中國唯一的授權代理商。 美國魯道夫公司(Rudolph Research Analytical)是一家著名的旋光儀專業制造產家,早在1930年起就致力于旋光儀的研發和
華大基因檢測獲新突破
昨日召開的2016深圳國際精準醫療峰會上,華大基因執行總裁尹燁在演講中介紹了在基因檢測中一滴孕婦的外周血可以做什么,華大基因在此領域有哪些突破。 “最近大家都在講液體活檢到底能做什么,最基本的是不是整個染色體都能看得到?” 尹燁表示,一滴孕婦的外周血可以用于檢測胎兒的染色體疾病,檢測胎兒的微重
重磅內幕:傳華大基因CEO王俊已離職,下家尚不明確
近日,從王俊朋友圈的狀態顯示,他本人日前接受網易采訪是其最后一次以華大基因CEO身份出現在媒體面前,暗示著這位曾領導華大基因一步步走向輝煌的領軍人物悄然離開了華大的舞臺,而他的下一步去向尚不明確。此消息一出,引起業內人士一片嘩然。今天SME小編就來扒一扒此事件的來龍去脈。 而從其微博的昵稱看,
黃云超:降低肺癌發病率是云南腫瘤防治重點
當前,惡性腫瘤依然是危害我國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云南省腫瘤登記地區數據顯示,肺癌、乳腺癌和結直腸癌是該省發病前三位的腫瘤。云南省每年新發癌癥病例超過8萬人,死亡病例超過5萬人。其中,2005年云南省肺癌平均發病率為44人/10萬人,是全國發病率的兩倍。特別是宣威市肺癌發病率高達93人/10萬
風口上的精準醫學,相信但不能迷信“基因測序”
2016年6月29日,第三屆中國IVD產業投資與并購CEO論壇在美麗富饒的錢塘江畔、充滿活力的下沙新城召開。本屆大會由包括來自產業界、投資界和其他專業領域的超過300人的嘉賓參與,是三屆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 來自華大基因的執行總裁尹燁作為此次論壇的主席,他在開幕式中介紹道:基因測序、干細胞、生
王開東:饒毅存在,本身就是意義
這個社會有饒毅存在,是社會之幸,也是文明之幸。饒毅就像唐吉坷德一樣,大戰風車,獨孤,但也悲壯。饒毅是誰?饒毅,1994年,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神經科學專業博士,之后在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曾擔任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神經科教授、神經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饒毅的專業水平,在國際上也是頂尖的。以至于20
-華大基因啟動“千萬家庭遠離遺傳出生缺陷”計劃
世界領先的基因科技研發及應用機構華大基因日前在北京宣布啟動“千萬家庭遠離遺傳出生缺陷”計劃。 據統計,我國每年新增出生缺陷數約90萬例,其中出生時臨床明顯可見的出生缺陷約有25萬例,部分出生缺陷發生率呈上升態勢。隨著基因科技的發展和臨床應用,基因技術已經被證實可以用于遺傳疾病的檢測,對預防出生
基因檢測解碼“生命說明書”-全球競跑基因數據庫
隨著華大基因上市臨近,基因檢測概念再度被關注。 華大基因CEO尹燁曾在公開場合介紹,給基因學家一滴血,能查到生育、腫瘤、感染,從三檢合一到N檢合一,液體活檢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相比于傳統的影像學檢測手段只能檢測出已經發生且長成一定大小的異物,基因檢測技術的優勢在于,在更早的發病初始期,從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