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污染土壤生物修復技術研究現狀及發展方向
近年來,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其中,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尤為突出,嚴重威脅著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研究和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變得十分重要。圖片來源于網絡 目前,治理方法包括物理修復、化學修復和生物修復,生物修復以技術成本低、處理效果好、無二次污染等優勢越來越受到廣泛應用。在論述生物修復技術的概念、方法、特點及應用現狀的基礎上,指出了生物修復技術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發展方向。 目前,由于生活和工業生產中一些污染物的不合理處置,使得大面積的土壤和水體受到污染,其中,土壤重金屬污染尤為嚴重,特別是鎘和鉛污染,當重金屬含量超出土壤或水體的自凈能力時,在短期內很難去除,而土壤中過量的重金屬含量不但會使土壤肥力下降,影響作物生長發育,而且使得作物的重金屬含量較高,并可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為害到人體的健康。此外,重金屬會通過降雨等滲入地下水,對整個生態系統構成威脅。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一些歐美國家首次探索......閱讀全文
土壤重金屬污染如何修復?
什么是土壤重金屬? 土壤重金屬是土壤中突出的無機污染物,主要是因為重金屬不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容易積累。它們被轉化成毒性更大的甲基化合物,有些甚至通過食物鏈以有害濃度積聚在人體內,從而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主要包括汞、鎘、鉛、銅、鉻、砷、鎳、鐵、錳、鋅等。雖然砷不是重金屬,但由于
最新研究成果:微生物修復劑對重金屬污染的高效修復
近日,華中農業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農業微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王革嬌教授領導的環境微生物課題組在國際學術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發表了兩篇關于微生物修復劑對多種重金屬污染高效協同修復的最新研究成果,闡明了微生物菌劑通過新型氧化還原酶、琥珀酸與硫
土壤重金屬污染現狀與修復
土壤重金屬污染是指由于人類的活動將重金屬帶入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屬含量明顯高于其自然背景值,并造成生態破壞和環境質量惡化的現象。隨著人口快速增長,工業農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引發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已成為全球面臨的一個嚴重的環境問題。重金屬污染不僅導致土壤物理、化學和生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化學修復
1.引言 重金屬污染已成為備受關注的全球性環境污染問題之一。我國重金屬污染也十分嚴重。有資料表明[1]:我國重金屬污染的農業土地面積約2500萬m2,每年被重金屬污染的糧食多達1200萬噸;農業部環保監測系統曾對全國24省、市320個嚴重污染區8223萬畝土壤調查發現大田類農產品超標面積占污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化學修復
目前,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和修復主要從兩方面著手:(1)活化作用增加重金屬的溶解性和遷移性,去除重金屬;(2)鈍化作用改變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降低重金屬的遷移性和生物有效性[2,3]。基于這兩種原理,人們提出物理、生物、化學等修復方法。物理方法包括排、換土等工程措施,該法效果顯著、穩定,但工程
重金屬污染耕地“生物協同”修復技術基礎研究-通過驗收
5月31日,受廣東省科技廳委托,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主持召開了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重金屬污染耕地‘生物協同’修復技術基礎研究”的驗收會。來自中國林科院熱帶林業研究所、華南農業大學、暨南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單位的專家組成的驗收專家組,在聽取了項目工作總結報告,審閱了相關材料并參觀了
生物質基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劉振剛研究組在生物質基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綜合性學術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19;685:1201-1208)和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19;288:1215
重金屬污染土地修復,碰撞中推進
研究團隊的階段性成果要及時與業界、用戶及各行業管理部門積極溝通,以促進技術的交流與及時轉化、應用。 酸和重金屬復合污染土地寸草不生。 礦業污染已經成為嚴重社會問題?“軟骨病、砷中毒、癌癥……種種痛苦的病癥正悄悄地襲擊越來越多的人群,包括皮膚病、肝病也成為一些地方的常見多發病。在這些災難背后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修復方法
我國目前重金屬污染的耕地約有0.1億hm2,約占耕地總面積的10%,全國每年受重金屬污染的糧食多達1200 萬t,因重金屬污染而導致糧食減產高達1000 多萬t,直接經濟損失至少200 億元。我國很多城市近郊土壤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許多地方的糧食、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中Cd、Cr、As、Pb 等重金
礦山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綜述
介紹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的主要方法,分析各種修復技術的原理、優缺點和實用性。物理法主要包括客土與換土法、分離修復法、隔離法和熱力修復法。化學法主要包括化學固化法、土壤淋洗法和動電修復法。生物法主要包括植物穩定法、植物揮發法、植物提取法、微生物修復法和土壤動物修復法。 礦產資源是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基
植物竟然能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
近日,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陸地表層格局與模擬重點實驗室日前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顯示,中國糧食主產區耕地土壤重金屬點位超標率為21.49%,整體以輕度污染為主,其中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比重分別為13.97%、2.50%和5.02%。 幾大主要糧食產區無一幸免,且重金屬污染在不斷加重,達到
廣州番禺試點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
土壤的重金屬污染問題一直備受關注,2012年“垃圾肥”種菜事件也讓番禺的土壤污染問題走進公眾視線。記者21日獲悉,在全省12個重金屬重點防控區中,番禺占了3個,土壤修復任務很重。為此,番禺將開展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試點工作,找到一套可推廣、適合本地區的土壤污染修復方法。該示范工程項目21日起開始招
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知多少?
1 化學固化 所謂化學固化,就是加入土壤添加劑(固化劑)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質。 通過重金屬的吸附或共沉淀作用改變其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從而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和遷移性。但固化方法并不是一個永久性的措施,只是改變了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態,仍持留在土壤中。而且土壤很難恢復到原始狀態,不適宜進一步利用
重金屬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取得階段成果
最新發現與創新 近年來,“鎘大米”“毒蔬菜”等食品安全事件令土壤重金屬污染備受關注。廣東省地質實驗測試中心日前宣布稱研制出一種土壤修復材料。這種代號為 Mont-SH6的修復材料,對主要毒性重金屬鎘、鉛、銅、鋅有強烈的吸附能力。在鎘含量超標10倍的污染土壤中進行水稻盆栽試驗發現,“降鎘
淺談土地重金屬污染的生態修復技術
1)工程修復技術。土地重金屬污染修復的工程技術主要有:①客土技術。是在被污染的土地上覆蓋上非污染土地。②換土技術。是部分或全部挖除污染土地而換上非污染土地。③水洗技術。是采用清水灌溉稀釋或洗去重金屬離子,使重金屬離子排出地塊以外或遷移至較深土層中。后兩種方法都需要防止次生污染。2)物理-化學修復技術
修復環境重金屬污染新策略獲揭示
近日,四川農業大學風景園林學院余小芳團隊在《生態毒理學與環境安全》(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發表研究論文,揭示鎘和鋅相互作用可對黃菖蒲生理生化和富集特性產生影響。鎘和鋅的復合污染在自然界很常見,會通過污染水源和食物威脅人類健康。黃菖蒲是一種多金屬
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方法與材料
隨著人類活動進程的加快,農田中土壤重金屬污染的現在也變得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嚴重。這種對土壤污染的后果就是造成土壤養分肥力缺失,用土壤養分速測儀對被污染的農田進行測量可以發展,因此如何做好土壤修復是一個擺在我們面前重要話題。對土壤修復的有機物料多為農業廢棄物,對其加以利用可避免其對環境的污染,還可減少
黃河上游重金屬污染治理-對重金屬離子固化修復
中國黃河上游甘肅省白銀市的一條溝道里,十多名工作人員和幾臺挖掘機械正在進行一場新的技術試驗。他們將化學、物理和生物方法并用,試圖將躲藏在污泥中的各種重金屬離子“抓住”和穩住,不再繼續產生污染。 這條名為東大溝的河道是重工業城市白銀市的主要排污溝之一。它原本是條排洪道,但在主要生產銅、鉛鋅等
重金屬污染嚴重-土壤修復刻不容緩
從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獲悉,2013年的“一號提案”是九三學社中央所提的“綠色農業”。九三學社在提案中指出,我國農業發展模式粗放,生產能源利用低,污染日趨嚴重,全國耕地重金屬污染面積在16%以上,大城市、工礦區周邊情況更為嚴重,對水環境和食品安全帶來嚴重隱患。 點評: 重金屬污染嚴重
土壤重金屬污染蔓延-專家:土壤無法完全修復
曾在2007年調查提出“10%的市售大米存在鎘超標問題”的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潘根興日前向記者表示,時隔6年,土壤重金屬污染進一步蔓延,市售大米鎘超標比例可能更高了。他表示,從嚴格意義上說,土壤一旦被重金屬污染后就無法修復,只能通過控制和治理,以降低重金屬在土壤中的“活力”。
納米材料可修復酸性土壤重金屬污染
日前,從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獲悉,該院技術生物所科研人員利用黏土、生物炭等天然材料制備出一種復合納米材料,可低成本修復酸性土壤重金屬污染。 據悉,這種新型復合納米材料不僅能夠固定土壤中鹽基陽離子,提高土壤pH值,從根本上修復酸性土壤,而且可以有效控制六價鉻的遷移,降低作物對六價鉻的富集,有
湖南試點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綜合治理
近日,在長沙市望城區的一處稻田里,湖南永清環保集團的工作人員在調整大氣沉降物收集器皿。 2014年,我國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綜合治理,湖南省長株潭(長沙、株洲、湘潭)的170萬畝耕地成為首批試點區域。試點中被劃分為“替代種植區”的區域,目前主要采用作物替代種植或者休耕方式治理。而中輕度污染
湖南試點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綜合治理
近日,在長沙市望城區的一處稻田里,湖南永清環保集團的工作人員在調整大氣沉降物收集器皿。 2014年,我國啟動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綜合治理,湖南省長株潭(長沙、株洲、湘潭)的170萬畝耕地成為首批試點區域。試點中被劃分為“替代種植區”的區域,目前主要采用作物替代種植或者休耕方式治理。而中輕度污染
江西貴溪重金屬污染“毒地”修復調查
“嘿,那是蚯蚓嗎?田里能長蚯蚓了!”今年春天,江西貴溪市柏里村村民張樣發驚喜地在田埂邊的馬路上發現了“新大陸”。 在此之前,柏里村九牛崗一帶因為重金屬污染而寸草不生,村民們已十來年沒見過地里的活物。 記者日前實地調研發現,昔日的“毒地”已實現植被全覆蓋,土壤中重金屬濃度大幅下降,九牛崗區域成
曹樹青:植物修復解決土壤重金屬污染
——記合肥工業大學生物與食品工程學院生物科學系主任曹樹青教授 他不是農民,但他比一般農民更了解農業;他不是農民,但他比一般農民對土地更有感情。他,就是合肥工業大學生物科學系主任曹樹青教授。從事農業相關研究二十余年,談起土地,他有說不完的話題。 曹樹青出生于安徽青陽縣的農村,對土地的感情從小埋
重金屬污染土壤生物修復技術研究現狀及發展方向
近年來,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環境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其中,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尤為突出,嚴重威脅著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研究和治理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變得十分重要。圖片來源于網絡 目前,治理方法包括物理修復、化學修復和生物修復,生物修復以技術成本低、處理效果好、無二次污染等優勢越來越受到廣泛
固體所探索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技術新途徑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的迅速增長期,伴隨著經濟活動的過程,環境污染也在同步增長,如大量化工企業的排污和農藥化肥的施用等,使得各地相繼出現了嚴重的污染事件,土壤污染問題在日益顯現,土壤污染面積在逐年增加。而一般的環境污染,不管是空氣中的鉛、汞,還是污水里的鎘、砷,在逐漸沉淀之后,最后都
土壤修復專家探索中國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技術
5月31日在京舉行的“2012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與生態修復論壇”上,約340名中國土壤專家及環保企業代表共同展示了最新的土壤修復技術方案,探討重金屬治理的評估、控制和產業政策問題。 這是廣西龍江河鎘污染事件后中國首次舉辦有關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大型學術研討會,1月發生在廣西柳州的鎘污染給
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修復應用技術獲突破
專家委員會評價認為,該技術可降低土壤重金屬毒性,稻米鎘含量降低達23%-57%,“能改變土壤中重金屬的離子形態,降低重金屬的活性,消除重金屬對農作物的毒害,降低農產品的重金屬含量,該成果總體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該項技術成果針對我國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嚴重的現狀,研發出治理重金屬污染的微生物
農田土壤重金屬污染化學鈍化修復研究進展
? 隨著城鎮化、工業化的發展和城市污泥、廢棄物進入農業生態系統,土壤重金屬污染態勢日趨嚴峻。據國家環保部、國土資源部等的調查,我國土壤各種污染物超標點位占調查總點位的16.1%;而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高達19.4%,污染情形不容樂觀。 ?? ??由于我國人口壓力大,優質耕地資源短缺與糧食生產需求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