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空氣質量較2006年有較大改善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與廣東省環境保護廳30日共同發布的粵港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控網絡2013年的監測結果報告顯示,區域空氣質量與2006年相比有較大改善。 監測顯示,粵港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指數值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水平的全年日數百分比由2006年的68%增至2013年的82%;而區內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顆粒物的年均值,與2006年相比,分別下降62%、13%和15%。 2013年珠江三角洲的區域空氣質量指數值符合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水平的全年日數百分比與2012年相當,分別為82%及84%。區內的二氧化硫和臭氧的年均值亦與2012年的水平相似。 但二氧化氮及可吸入顆粒物則上升5%和13%,報告認為這與2013年1月與12月份日照較強和風勢較弱等氣象因素有關,以致容易產生光化學污染和不利污染物擴散。 粵港珠江三角洲區域空氣監控網絡于2006年啟動,是粵港環保合作的重要成果之一。監測網絡由16個分布于整個珠江......閱讀全文
控制火電排放-改善空氣質量
今年以來,我國多地遭遇霧霾天氣,特別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以下簡稱“三大區域”)霧霾污染嚴重,影響人們生產和生活。火電行業污染物排放量大,且可以高空輸送,是霧霾污染的主要貢獻者之一。筆者認為,控制“三大區域”霧霾污染,必須加強火電行業環境管理。 “三大區域”火電行業現狀及環境問題
實施“日”管理-改善空氣質量
《中國城市空氣質量管理績效評估》顯示:在接受評估的281個城市中,空氣質量好的僅占10.67%。那么,這近一成的城市為何能夠擁有良好的空氣質量?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評估負責人給出的建議是―― 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宋國君和馬中牽頭完成的《中國城市空氣質量管理績效評估》在北京公布
山西環境空氣質量全面加快改善
山西省生態環境廳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通報了2018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情況。去年,山西全省環境空氣質量呈現全面加快改善的態勢。 與2017年相比,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下降10.8%,優良天數平均增加7天,重污染天平均減少3天。6項主要污染物平均濃度均同比下降,其中PM2.5下降6.8%
改善空氣質量-能源結構亟待改革
空氣質量問題已經對中國的高速增長形成了阻礙。近年來,能源結構調整的呼聲也越來越高。有關專家表示,煤炭發電、冬季大量的燃煤供暖、汽車尾氣等,是空氣質量持續惡化的主要原因。增加清潔能源比重勢在必行 相關監測數據顯示,北京PM2.5的污染源中,煤炭污染占16.7%。作為我國消費量最大的化石能源,煤炭
香港擬投百億改善空氣質量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香港特首梁振英1月16日將發表施政報告,環保是重點內容之一。據了解,港府擬投放百億元(港幣,下同)改善空氣質素,對8.3萬輛高污染柴油商業車提高資助,鼓勵他們更換新車或交出牌照;同時亦會提升空氣質素指標。 從上屆政府開始,改善香港空
上海空氣質量12年持續改善
上海第五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268個項目的啟動率達70%,2012年確定的各項環境指標基本完成。截至2012年11月30日,本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4.3%。污染物減排速度“跑贏”了城市快速發展帶來的污染物增加速度,空氣質量實現了繼2000年以來12年的持續改善。上海將在環保總體目標上爭創全國一
香港擬投百億港幣改善空氣質量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道,香港特首梁振英1月16日將發表施政報告,環保是重點內容之一。據了解,港府擬投放百億元(港幣,下同)改善空氣質素,對8.3萬輛高污染柴油商業車提高資助,鼓勵他們更換新車或交出牌照;同時亦會提升空氣質素指標。 從上屆政府開始,改善香港空氣一直都是重要工作,而高污染柴油商
中國空氣質量連續7年顯著改善!
亞洲清潔空氣中心今天在“2021中國藍天觀察論壇”上發布了最新報告《大氣中國2021:中國大氣污染防治進程》(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中國整體空氣質量實現7連升,“達標”成主旋律,在亞洲發展中國家中成績亮眼。 報告顯示,自2013年以來,中國空氣質量已連續七年顯著改善,2020年全國6項污染物
學者呼吁改善空氣質量重在播綠
空氣質量與健康高峰論壇近日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呼吁重視發揮林業在改善空氣質量中的作用。 與會專家介紹說,世界衛生組織2011年的數據顯示,室內空氣污染會造成約200萬人過早死亡,室外空氣污染每年造成世界上130萬人死亡。而今年我國中東部地區發生的持續大規模灰霾污染期間,心血管和
山西打造低碳交通-改善省城空氣質量
針對中國北方城市特有的冬季大氣污染問題,4日,山西省太原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郭治明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今年年底,山西省城所有的出租車、公交車全部實現燃氣;柴油公交車全部報廢;快速推進公共自行車系統建設,年底投放數量將達到3萬輛。 太原公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齊說,一輛燃油公交車改成燃氣公
改善空氣質量重在調結構壓煤量
當前,我國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十分嚴峻。其中,華北地區大氣防治形勢尤甚,在空氣污染較重的前十位城市中華北就占有7席。國務院近日發布了《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為改進環境空氣質量指明了方向。為切實改善華北地區的環境空氣質量,環境保護部華北環保督查中心進行了專項調研和思考,并初步形成了有針對性的思路和建
北京頒布多項地方標準促空氣質量改善
記者從北京市質監局了解到,今年8月1日起,北京市將強制使用低硫煤,此舉將有助于改善北京空氣質量。 按照北京市即將實施的《低硫煤及制品》地方標準,北京市將強制使用低硫煤。北京市質監局產品質量監督處副處長黃光明介紹,該標準對煤炭質量特別是關系環境污染的硫、揮發性有機物等指標,進行
2021年河北環境空氣質量實現顯著改善
河北省政府新聞辦19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稱,2021年,河北省及各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進入5.0以下階段,同時,全省空氣優良天數比率有監測記錄以來首次進入70%以上階段。由于產業結構偏重等原因,河北曾面臨較為嚴重的空氣污染問題。2013年,河北PM2.5平均濃度為104微克每立方米。在中國重點城市空氣
改善空氣質量需要“一盤棋”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針對大氣污染問題,有媒體采訪了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環保專家,他們表示,我國近30年大氣治污陷入“防不勝防、治不勝治”的怪圈,各地應盡快明確并落實空氣質量全面改善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治不勝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把板子都打到環保部門頭上,既不客觀也不利于深層
四川考核空氣質量改善獎罰分明
“阿壩州PM10治理完成目標任務比例達129.8%,獲得2015年同比2014年改善激勵資金508.4萬元。眉山、資陽、廣安、達州4個市(州)未完成目標任務,實行分檔扣收,共扣收資金900萬元。”近日,四川省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通報了2015年各市(州)環境空氣質量激勵考核資金獲得或扣
江西完善制度把握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2012年,江西省主要河流及湖庫Ⅰ~Ⅲ類水質斷面(點位)比例達80.7%,11個設區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且全省SO2、NO2和PM10濃度均值較上年有不同程度下降。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離不開相關制度和政策的日臻完善,離不開獎懲措施的嚴格落實,更離不開對工作重點的準確把握。
評|汾渭平原迎來改善空氣質量新契機
8月20日起,生態環境部將汾渭平原納入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督查范圍。作為藍天保衛戰主戰場之一的汾渭平原,迎來了改善空氣質量的重大機遇。 從首日督查情況的通報看,汾渭平原11個城市占發現問題總數的六成以上,且類型很廣,涉及“散亂污”企業、燃煤鍋爐淘汰、治污設施不正常運行等多個方面。 對汾渭平
我國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改善空氣質量
環境保護部有關負責人向媒體通報,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轉發環境保護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能源局等9部門《關于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改善區域空氣質量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要求全面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切實改善區域和城市環境空氣質量。
空氣清新被指只是好聞-不能改善空氣質量
化學家:內含有害化學成分,不能改善空氣質量 廠商:產品無毒,獨家配方不宜公布成分 走進親朋好友家里,不經意間會聞到一股芳香,這是噴了空氣清新劑。時下,空氣清新劑成了一般家庭或一些高級休閑場所凈化空氣環境、提高空氣質量最常見的方式,有人質疑“空氣清新劑并不‘清新’,長期使用反而
武漢市改善空氣質量考核進入新常態
2015年2月各區各監測點位空氣質量狀況及與去年同比情況 武漢市改善空氣質量考核工作由市改善空氣質量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市環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城建委、市城管委等部門共同開展。 2015年武漢市改善空氣質量考核的指標:與2014年相比,今年武漢市改善空氣質量考核指標有所調
長三角空氣質量改善緣何乏力?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了上半年空氣質量改善幅度相對較差的20個城市名單。其中,長三角地區居然占了9席,在后十名中也占了4席。 具體來看,排名靠后的分別為常州市(169名)、嘉興市(167名)、蘇州市(163名)、上海市(162名)、蕪湖市(155名),馬鞍山市、淮安市、連云港(并列154名),鹽城
山東空氣質量明顯改善-昨日仍有六市重度污染
昨天,山東的很多城市終于從漫天的霧霾中掙脫出來,迎來了燦爛陽光,空氣質量有了明顯改善,但由于冷空氣勢力不夠強大,德州、聊城、菏澤、濟寧、棗莊等六市空氣質量依然處于重度污染,控制污染還需要加把勁兒。燦爛的陽光讓很多濟南人感覺高興,前幾天一些不大敢出門的老人也走出家門,到太陽地兒里曬曬了,感覺呼吸順
天津市長:12項措施持續改善空氣質量
天津市長黃興國日前主持召開市政府第32次常務會議,傳達貫徹落實國務院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會議精神,研究制定天津市下一階段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12項具體措施。 會議強調,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天津一定要結合實際,認真學習領會黨中央、國務院的指示和要
上半年京津冀空氣質量有所改善
今年上半年,京津冀區域PM2.5平均濃度為100微克/立方米,較2013年PM2.5全年平均濃度106微克/立方米略低,但依然超標兩倍多。昨天,環保部有關負責人發布了今年上半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空氣質量有所改善,
空氣質量改善-警惕PM2.5與臭氧抱團污染
? 經過多年治理,中國空氣質量已有非常顯著的改善。21日在北京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表明,與2015年相比,河北、北京和上海改善最為顯著,PM2.5累計降幅分別為40.6%、44.9%和42.2%。 這份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北京大學統計科學中心教授陳松蹊的研究團隊推出的《空氣質量評估報告(八)》
氣候學家:空氣質量改善-全球或多升溫1℃
本月在《地球物理學研究通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排放的氣溶膠的減少(通常由工業活動釋放的微小的空氣污染顆粒)可能導致全球變暖幅度從0.5上升到1攝氏度。 這實際上將導致地球氣候超過巴黎氣候協議中列出的最嚴格的目標。世界各國領導人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控
大氣中國-2016:空氣質量改善-指標有喜有憂
2015 年是《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實施的第三年,絕大多數城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但PM2.5 超標的情況仍普遍存在,一些區域還面臨臭氧污染加劇的問題。 以上是亞洲清潔空氣中心8月22日發布的《大氣中國 2016:中國大氣污染防治進程》報告提出的結論。 這一報告為系列
納米技術應用于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現代城市,絕大多數辦公建筑物為封閉式建筑,室內空氣質量主要通過加熱、通風、空調(HVAC)中央控制系統進行調節,占到建筑物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左右。出于能源效率原因的考慮,封閉建筑物室內空氣再循環通常只加入10-15%的新鮮空氣。長期在如此低質量的室內空氣環境中的工作人員很容易出現過敏反應,甚至導
山東推“治霾8年規劃”-空氣質量改善50%
28日下午,山東省環保廳公布了《山東省2013-2020年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征求意見稿)及《山東省區域性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等6項標準,初步規劃利用8年的時間加大力度治理大氣污染,力爭到2020年,全省空氣質量比2010年改善50%左右。屆時,我省現有固定源大氣二氧化硫排放總量預計可削減6
廣東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方案印發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東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方案的通知粵府〔2024〕85號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廣東省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省生態環境廳反映。 廣東省人民政府 2024年11月27日 (本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