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色培養基在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快速檢測中
作者:張淑紅,吳清平,張菊梅作者單位:廣東環凱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510070;2.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省菌種保藏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廣州510070[摘要] 目的:研究顯色培養基對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檢測效果,探討建立新型快速檢測方法。方法:檢測按國標GB4789—33程序進行。結果:人工污染樣品和實際樣品檢測中,顯色培養基CHROMagar Listeria和HKListeria與傳統平板OXA和MMA可以達到相同的檢測限和靈敏度,且具有更高的特異性。結論:用顯色培養基檢測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是一種新途徑,可大大提高檢測效率。 [關鍵詞] 顯色培養基;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快速檢測 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簡稱“單增李斯特菌”)是一種重要的食源性致......閱讀全文
顯色培養基
顯色培養基是一類利用微生物自身代謝產生的酶與相應顯色底物反應顯色的原理來檢測微生物的新型培養基。這些相應的顯示底物是由產色基團和微生物部分可代謝物質組成,在特異性酶的作用下,游離出產色基團顯示一定顏色,直接觀察菌落顏色即可對菌種作出鑒定。優點:將菌株分離,鑒定結合在一起,無需對菌株進行分離純化和進一
顯色培養基原理
顯色培養檢測基本原理:利用不同種屬細菌代謝所產生的酶的特異性,在培養基中加入相應的特異性酶底物和抑制劑,當具有某特異酶的細菌與酶底物作用時,使顯色基團游離出來附著于菌落上,形成顏色獨特的菌落。根據菌落的顏色直接對菌屬(種)作出鑒定。 快速、簡便、節省時間-大多數顯色培養基只需在樣品增菌后,分離
常用顯色培養基介紹
大腸桿菌系列大腸桿菌顯色培養基用于食品、水、牛奶、冰激凌和肉制品中大腸桿菌的快速檢測。大腸桿菌顯藍綠色,大腸菌群顯無色,其它菌顯黃色或無色,革蘭氏陽性菌被抑制。大腸菌群顯色培養基用于食品、水、牛奶、冰激凌和肉制品中大腸菌群的快速檢測。大腸菌群顯藍綠色,其它菌顯黃色或無色,革蘭氏陽性菌被抑制。大腸桿菌
什么是顯色培養基?
顯色培養基(Chromogenic/Fluorogenic Culture Media)是一類利用微生物自身代謝產生的酶與相應顯色底物反應顯色的原理來檢測微生物的新型培養基。
顯色培養基操作步驟
顯色培養基 是一種新型便捷的微生物分離和鑒定培養基,近十年來,已被各領域廣泛應用。目前,顯色培養基已被列入中國 ?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已成為<食品微生物學檢驗>的標準方法之一。顯色培養基的工作原理:不同微生物內,含有不同胞內酶。顯色培養基 在分離培養基中,加入了人工合成的微生物特異性酶的底物
大腸桿菌顯色培養基
大腸桿菌顯色培養基配方(每升):蛋白胨15.0g酵母膏粉3.0g氯化鈉5.0g十二烷基硫酸鈉0.1g瓊脂12.0g顯色底物6.5g最終ph7.0±0.2
念珠菌顯色培養基用途
用于白色念珠菌分離和鑒定:念珠菌顯色培養基根據酶底物法,通過顯色來區別不同念珠菌,25-28℃培養48小時后,白色念球菌顯藍綠色,熱帶念珠菌顯藍灰色或鐵藍色,光滑念珠菌顯紫色,克柔假絲酵母顯粉色,其它念珠菌顯白色,細菌被抑制。
沙門氏菌顯色培養基
【用途】 用于食品或環境樣本中沙門氏菌的篩選和分離。 【規格】 干粉培養基,34.5g/1L/瓶 【配制】 1.稱取基礎培養基 34.5g 于 1L 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可根據實驗實際需要配比加水);充分混勻, 加熱并不斷攪拌至完全溶解;煮沸滅菌約 2min; 2
念珠菌顯色培養基實驗原理
念珠菌顯色培養基用途用于白色念珠菌分離和鑒定:念珠菌顯色培養基根據酶底物法,通過顯色來區別不同念珠菌,25-28℃培養48小時后,白色念球菌顯藍綠色,熱帶念珠菌顯藍灰色或鐵藍色,光滑念珠菌顯紫色,克柔假絲酵母顯粉色,其它念珠菌顯白色,細菌被抑制。注意:此培養基僅供實驗室使用。1)念珠菌顯色培養基用法
實驗室檢驗檢測工具顯色培養基
顯色培養基(Chromogenic/Fluorogenic Culture Media)是一類利用微生物自身代謝產生的酶與相應顯色底物反應顯色的原理來檢測微生物的新型培養基。顯色培養基(Chromogenic/Fluorogenic Culture Media)是一類利用微生物自身代謝產生的酶與相應
李斯特氏菌顯色培養基操作步驟
??? 名稱:李斯特氏菌顯色培養基??? 規格:BR10ml??? 包裝:20支/盒??? 用途:用于李斯特氏菌的顯色培養,單增李斯特氏菌顯藍色,外圍有一不透明環??? 溫馨提示:僅供科研實驗,不得用于其它用途!歡迎來電咨詢。??? 配方:(g/L)??? 營養物質 70.0??? 顯色劑 1.0?
顯色培養基可取代傳統培養基(以沙門氏菌為例)
沙門氏菌顯色培養基現在已廣泛應用于食品、水產品、飼料中的沙門氏菌檢測。該方法具有菌落形態典型、易于分辨的特點,并已被寫入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在知名微生物培養基生產商HiMedia Laboratories生產的兩款沙門氏菌顯色培養基中,因所用顯色底物不同,一款沙門菌為粉紅色(貨號M1466),
沙門菌顯色培養基CHROMagar與普通培養基SS、HE的比對實驗
[摘要]? 目的? 比對沙門菌顯色培養基與普通培養基在檢測腹瀉便時的敏感性差異。方法? 將1000份腹瀉便標本增菌后接種沙門菌顯色培養基簡稱(CAS)和SS、HE沙門菌普通培養基做比對試驗。結果? 沙門菌在CAS平板上呈現特定型的紅色菌落,非沙門菌呈現藍色或無色菌落。1000份腹瀉便標本中CAS陽
食源性致病菌檢測顯色培養基和快速鑒定培養基的應用
顯色培養基和快速鑒定培養基的應用在培養基中加入某種特殊的化學物質,某種微生物在培養基中生長后能產生某種代謝產物,而這種代謝產物可以與培養基中的特殊的化學物質發生特定的化學反應,產生明顯的特征性變化,根據這種特征性變化,可將該種微生物與其他微生物區分開來,這種培養基稱為鑒別培養基。而顯色培養基是一類利
沙門菌顯色培養基CHROMagar與普通培養基SS、HE的比對實驗
[摘要]? 目的? 比對沙門菌顯色培養基與普通培養基在檢測腹瀉便時的敏感性差異。方法? 將1000份腹瀉便標本增菌后接種沙門菌顯色培養基簡稱(CAS)和SS、HE沙門菌普通培養基做比對試驗。結果? 沙門菌在CAS平板上呈現特定型的紅色菌落,非沙門菌呈現藍色或無色菌落。1000份腹瀉便標本中CAS陽
大腸桿菌顯色培養基的用法及注意事項
1.此配方可以進行改良或增加營養成份以獲得最佳的結果。2.此培養基僅供實驗室使用。 稱取本品 50.1g 加入1000ml蒸餾水,加熱溶解并不停攪拌,煮沸不要超過1分鐘。分裝三角瓶,121℃高壓滅菌15分鐘。取1ml制備好的樣品液加入直徑為9cm無菌平皿中心,傾入冷卻至45-50℃培養基約15ml,
沙門氏菌檢測顯色培養基法的原理和操作
在選擇性培養基的基礎之上,經過改良,使目標菌在此培養基上的菌落顯示出一定的顏色,便于識別。這類培養基的主要代表有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的“SMID”和法國科瑪嘉的“沙門氏菌顯色培養基”。1.原理利用細菌的特有生理生化反應,使培養基中的指示劑產生顏色變化,以將目標菌與其他菌區別開。2.操作將食品樣品增菌后
沙門氏菌顯色培養基的快速檢測與分離應用
沙門氏菌屬是一大群寄生于人類和動物腸道內,生化反應和抗原構造相似的革蘭氏陰性桿菌,有的專對人類致病,有的只對動物致病,也有對人和動物都致病,這些統稱為沙門氏菌。 沙門氏菌目前已經發現1800種以上,按抗原成分可分為甲、乙、丙、丁、戊等基本菌型。其中與人類疾病有關的主要有甲組的副傷寒甲桿菌,乙組
CRE顯色培養基在碳青霉烯耐藥機制篩選的應用
碳青霉烯耐藥機制篩選新方法:CRE顯色培養基腸桿菌科細菌是臨床中最常見的細菌之一。碳青霉烯類抗生素作為廣譜的抗生素,為治療多藥耐藥的銅綠假單胞菌、鮑曼不動桿菌和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ESBLs]及AmpC酶的腸桿菌科細菌的首選藥物,有時甚至成為唯一可用的有效藥物。碳青霉烯類耐藥腸桿菌科細菌[Carb
TLC顯色
顯色展開后的薄層,可直接檢視或顯色后檢視。顯色方式有噴霧顯色、浸漬顯色和蒸氣顯色。噴霧顯色是將顯色劑用噴霧的方法均勻撒于薄層板上,操作時要盡可能控制液滴細微,同時使板各部位的噴霧密度盡可能一致。顯色劑的量要適當,太多則烘干時間延長,使斑點顯色時間延長,多余顯色劑流向板下方,容易產生斑點變形;太少則斑
顯色培養基在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快速檢測中
作者:張淑紅,吳清平,張菊梅作者單位:廣東環凱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510070;2.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省菌種保藏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廣州510070[摘要] 目的:研究顯色培養基對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檢測效果,探討建立新型快速檢測方法。方法:檢測按國標GB4789—33程序進行。結果:人工污
關于顯色反應的有機顯色劑的介紹
大多數有機顯色劑常與金屬生成穩定螯合物,有機顯色劑中一般都含有生色團和助色團。有機化合物中的不飽和鍵基團能吸收波長大于200nm的光。這種基團稱為廣義的生色團。例如偶氮基( -N=N-),醌基等。某些會有環對電子的基團,它們與生色團上的不飽和鍵相互作用,可以影響有機化合物對光的吸收,使顏色加深。
顯色培養基在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快速檢測中應用研究
作者:張淑紅,吳清平,張菊梅作者單位:廣東環凱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廣州510070;2.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廣東省菌種保藏與應用重點實驗室,廣州510070?[摘要] 目的:研究顯色培養基對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檢測效果,探討建立新型快速檢測方法。方法:檢測按國標GB4789—33程序進行。結果:人工
顯色劑的種類
通用顯色劑和特效顯色劑。根據被檢物的化學組成是否遭受破壞,顯色劑分為破壞性顯色劑和非破壞性顯色劑。
顯色劑的作用
顯色劑是一種將生化反應后產生的復合物顯色以達到實驗目的的一種試劑。一般又稱底物液。
TLC分析與顯色
分析與顯色由于被分離出的化學品可能是無色的,因此下列幾種方法可用于讓沒有可見光吸收的斑點顯色:通常在可使用少量的熒光化合物,如錳-活化的鋅硅酸鹽加入到吸附相當中,使得吸附物在黑光(UV254)下可以顯色。固定相在熒光下本身顯綠色,因此化合物的斑點可以掩蓋掉熒光下的綠色從而達到顯色目的。碘蒸氣是對于大
顯色實驗的“捷徑”
? 可見光吸收光譜法是利用測量有色物質對某一單色光的吸收程度來進行測量的,但許多化合物本身是無色的,它對可見光不發生吸收或吸收很弱,因而必須預先通過適當的化學反應,使它轉變成有色化合物,然后再進行可見光吸收光譜測定。 一、顯色反應 在光度分析中,將試樣中被測組分轉變成有色化合物的反應
簡述快速酶觸反應顯色培養基法檢測大腸桿菌O157:H7
快速酶觸反應是根據細菌在其生長繁殖過程中可合成和釋放某些特異性的酶,按酶的特性,選用相應的底物和指示劑,將它們配制在相關的培養基中。根據細菌反應后出現的明顯的顏色變化,確定待分離的可疑菌株,反應的測定結果有助于細菌的快速診斷。這種技術將傳統的細菌分離與生化反應有機的結合起來,并使得檢測結果直觀,
TLC的通用顯色方法
TLC的通用顯色方法理想的顯色希望靈敏度高,斑點顏色穩定、斑點與背景間的對比度好,斑點的大小及顏色的深度與物質的量成正比,在樣品組成并不完全已知的情況下,通用顯色方法顯得尤為重要,通用顯色方法主要有:1)、紫外照射法:方便、不破壞樣品;2)、碘蒸氣法:通用性強,與紫外法結合靈敏度高于該兩法單獨使用;
凝膠電泳的顯色
觀察凝膠中DNA的最簡便、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利用熒光染料溴化乙錠進行染色。溴化乙錠是一種具有扁平分子的核酸染料,在高離子強度下,大約每2.5個堿基插入一個溴化乙錠分子。在DNA溴化乙錠復合物中,DNA吸收254nm處的紫外輻射并傳遞給染料,而結合的染料分子本身吸收302nm和399nm的光輻射,因此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