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DNA轉化
目的:在體外連接組裝而成的重組DNA分子只能轉入合適的受體細胞,才能大量地進行復制、增殖和表達。通過實驗學會重組DNA轉化的最基本的操作以及如何提高轉化效率的基本思路。 原理:帶有外源DNA片段的重組體分子在體外構建成后,需要導入適當的宿主細胞內進行繁殖或表達出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蛋白。能夠作為重組體轉化的受體,主要有動物細胞、植物細胞、微生物細胞等。導入受體細胞的途徑重要有轉化(轉染),顯微注射和電穿孔等多種不同的方式。可以根據不同的受體選擇不同的導入方式。一般情況下,細菌一類的原核生物和酵母這樣的低等真核細胞可用轉化方式導入,而高等動植物細胞則需采用顯微注射或電穿孔來進行。 細菌表面通過CaCl2處理后,局部失去細胞壁或細胞壁溶解,DNA分子能夠通過質膜進入細胞。其進入細胞的方式是完整的雙鏈DNA分子首先吸附到細胞表面,雙鏈DNA分子解鏈變成單鏈,單鏈DNA分子一條進入受體細胞內,另一條被降解。進入細胞內的......閱讀全文
重組DNA轉化
目的:在體外連接組裝而成的重組DNA分子只能轉入合適的受體細胞,才能大量地進行復制、增殖和表達。通過實驗學會重組DNA轉化的最基本的操作以及如何提高轉化效率的基本思路。?原理:帶有外源DNA片段的重組體分子在體外構建成后,需要導入適當的宿主細胞內進行繁殖或表達出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蛋白。能夠作為重組體
重組DNA的轉化和藍白篩選
體外連接的重組DNA分子導入合適的受體細胞才能進行大量復制,增殖和表達,其首要目的是獲得大量的克隆基因。雖然PCR技術,體外轉錄及翻譯系統能部分達到大量擴增的目的,但畢竟受到體外操作的許多限制。重組質粒導入宿主細胞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轉化(transformation)。轉化這一概念來源于遺傳學:細
重組DNA的轉化實驗原理和操作步驟
實驗目的制備出感受態細胞,把體外重組的DNA引入受體細胞,使受體菌具有新遺傳性,并從中選擇出轉化子。實驗原理感受態就是細菌吸收轉化因子的生理狀態,只有發展為感受態的細胞才能穩定攝取外來的DNA分子。pUC18的LacZ基因區域當有DNA片段插入時,LacZ基因失活,轉化進入大腸桿菌并在含有IPTG和
重組DNA分子的轉化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二)
1.1.4接合轉化接合(Conjugation)是指通過細菌細胞之間的直接接觸導致DNA從一個細胞轉移至另一個細胞的過程。這個過程是由結合型質粒完成的,它通常具有促進供體細胞與受體細胞有效接觸的接合功能以及誘導DNA分子傳遞的轉移功能,兩者均由接合型質粒上的有關基因編碼。在DNA重組中常用的絕大多數
重組質粒(dna-recombinant-plasmid)的連接、轉化及篩選2
第二節 材料、設備及試劑一、 材料外源DNA 片段: 自行制備的帶限制性末端的DNA 溶液,濃度已知; 載體DNA : pBS質粒(Ampr ,lacZ),自行提取純化,濃度已知; 宿主菌: E. coli DH5α,或JM系列等具有α-互補能力的菌株。二、 設備恒溫搖床,臺式高速離心機,恒溫水浴鍋
重組質粒(dna-recombinant-plasmid)的連接、轉化及篩選1
第一節 概 述質粒具有穩定可靠和操作簡便的優點。如果要克隆 較小的DNA 片段(<10kb)且結構簡單,質粒要比其它任何載體都要好。在質粒載體上進行克隆 ,從原理上說是很簡單的,先用限制性內切酶切割質粒DNA 和目的DNA 片段, 然后體外使兩者相連接, 再用所得到重組質粒轉化細菌,即可完成
重組DNA分子的轉化實驗原理和實驗步驟(一)
1實驗原理DNA重組分子在體外構建完成后,必須導入特定的受體細胞,使之無性繁殖并高效表達外源基因或直接改變其遺傳性狀,這個導入過程及操作統稱為重組DNA分子的轉化。對于不同的受體細胞,往往采取不同的轉化戰略。1.1 DNA重組分子的常用轉化方法1.1.1 Ca 2 誘導轉化1970年Mandel和H
DNA重組
目的:簡單介紹了DNA重組技術的一些方法。包括重組質粒、PCR等。包括細胞結構、DNA,DNA如何改點等。
DNA重組(DNA-recombination)技術:DNA重組與鑒定2
(1)CaCl2處理以后的轉化: 當細菌處于0℃、二價陽離子(如Ca2+、Mg2+等)低滲溶液中時,細菌細胞膨脹成球形,處于感受態;此時轉化混合物中的DNA形成抗DNA酶的羥基-鈣磷酸復合物粘附于細胞表面,重組DNA在42℃短時間熱沖擊后吸附在細胞表面,在豐富培養基中生長數小時后,球狀細胞恢復原
DNA重組(DNA-recombination)技術:DNA重組與鑒定1
重組DNA是在體外用限制性內切酶,將不同來源的DNA分子進行特異地切割,獲得的目的基因或DNA片段與載體重新連接,從而組成一個新的DNA雜合分子。重組的DNA分子能夠通過一定的方式進入相應的宿主細胞,在宿主細胞中進行無性增殖,獲得大量的目的基因或DNA片段,此過程稱基因克隆。重組的DNA分子也能夠在
DNA重組(DNA-recombination)技術:DNA重組的載體3
在作為載體時,這些噬菌體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即克隆到M13mp載體的外源DNA片段(雙鏈),在子代噬菌體便成為了單鏈形式。故應用M13mp進行克隆,可方便地分離到大量含有外源DNA某一單鏈的DNA分子。這種單鏈DNA可在下列工作中作模板:①主要用作雙脫氧鏈終止法進行DNA序列測定的模板;②制備僅有一條
DNA重組(DNA-recombination)技術:DNA重組與鑒定3
當多克隆位點有外源DNA片段插入時,破壞此酶的N端閱讀框架,產生無α互補功能的N端片段,因此在帶有外源DNA片段的細菌在含有IPTG/X-gal的培養基上呈白色,見圖7-11 。如果外源DNA插入片段相當短,不破壞β-半乳糖苷酶的氨基端氨基酸序列的閱讀框,有時產生的重組體菌落不呈白色而是呈淺藍色。4
DNA重組(DNA-recombination)技術:DNA重組的載體1
載體(vector)是攜帶靶DNA(目的DNA)片段進入宿主細胞進行擴增和表達的運載工具。常用的載體是通過改造天然的細菌質粒、噬菌體和病毒等構建而成。目前已構建成的載體主要有質粒載體、噬菌體載體、病毒載體和人工染色體等多種類型,亦可根據其用途不同分為克隆載體和表達載體二類。載體的構建和選擇應考慮以下
DNA重組(DNA-recombination)技術:DNA重組的載體2
二、噬菌體載體作為細菌寄生物的噬菌體,大多數具有編碼多種蛋白質的基因,能利用宿主細胞的蛋白質合成體系,進行生長和增殖。構建的噬菌體載體,以λ噬菌體、M13和粘粒最為常用。㈠ λ噬菌體載體野生型λDNA是一種基因組為4.8 kb的線性雙鏈DNA,全部序列已知,共編碼50多個基因。其中約一半基因參與
DNA重組技術(DNA-Recombination)
一、DNA 的酶切與連接(1)酶切反應:同質粒DNA 的鑒定,只不過是質粒DNA 換為載體DNA 。若大量酶切,則成比例增加。(2)加2倍體積的預冷無水乙醇和1/10體積的3mol/l NaAc混勻,-20℃2h以上。(3)15000rpm離心15min,棄上清。(4)加入75%乙醇洗滌2次,離心棄
基因重組和DNA重組區別
基因重組是由于不同DNA鏈的斷裂和連接而產生DNA片段的交換和重新組合,形成新DNA分子的過程。 在人類的生殖細胞中發現的46條染色體發生在生物體內基因的交換或重新組合。基因重組是生物遺傳變異的一種機制,包括同源重組、位點特異重組、轉座作用和異常重組四大類。DNA重組指DNA分子內或分子間發生的遺傳
DNA重組技術
連接反應的策略?? 可以采用幾種策略來進行外源DNA片段和質粒載體的連接。對此,可依據外源DNA片段未的性質,以及質粒載體與外源DNA上限制酸切位點的性質來作出選擇。(一)外源DNA片段未的性質帶有各種未的外源DNA的克隆方法見下表:────────────────────────────────
DNA轉化
DNA轉化Chemical Transformation·?????????Transformation of Competent Cells (RbCl2 Method)?(Goldberg Lab)Very nice protocol for E. Coli transformation inc
大腸桿菌感受態的制備及重組DNA的轉化
1.感受態的制備 (1)接種單菌落于2ml LB培養液中, 37℃過夜。 (2)取0.25ml過夜菌入25ml LB培養液中,37℃振搖4~6h至A590=0.4~0.6。 (3)倒入50ml管內,水浴10min,以2500~3000rpm離心5min,棄上清。 (4)緩慢加入75mmol/
關于DNA重組的重組修復介紹
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期間由各種外源因子(例如紫外線,X射線,化學交聯劑)引起的DNA損傷都可以通過同源重組修復機制(HRR)來修復。 人類和嚙齒動物中減數分裂期間HRR所必需的基因產物的缺陷會導致不育 。人類HRR所必需的基因產物(例如BRCA1和BRCA2)的缺陷同時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在細菌
DNA重組技術2
?感受態細胞的制備(一)制備新鮮或冷凍的大腸桿菌感受態細胞 下述操作方案是由Hanahan(1983)提供的,所制備的大腸桿菌DHl、DH5和MM249感受態細胞培養物能使每微克超螺旋DNA以≥5x108轉化菌落的頻率進行轉化,其他大多數大腸桿菌菌株的最高轉化率大約只有前述菌株的1/10-1/5。
DNA重組技術-連接
實驗概要? ? ? ? 體外連接獲得重組分子,用于轉化受體細胞。實驗原理? ? 質粒具有穩定可靠和操作簡便的優點。如果要克隆較小的DNA片段(<10kb)且結構簡單,質粒要比其它任何載體都要好。在質粒載體上進行克隆,從原理上說是很簡單的,先用限制性內切酶切割質粒DNA和目的DNA片段, ?然后體外使
重組-DNA-技術介紹
中文名稱重組 DNA 技術英文名稱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定 義在體外將兩個或多個不同的DNA片段全部或部分構建成一個DNA分子的方法。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生物學技術(二級學科)
DNA的重組連接
目的:了解T4DNA連接酶的幾種生物學功能及用途;學習在T4DNA連接酶的作用下,載體與目的基因的幾種不同的連接方式以及在標準的連接反應體系中,質粒載體和插入的外源DNA的比率關系和各自的用量;掌握用Pmd18-Tvector與PCR產物進行T-A克隆的機理及其應用。原理:外源DNA片段和線狀質粒載
DNA重組的定義
DNA復制是指DNA雙鏈在細胞分裂以前的分裂間期S期進行的復制過程,復制的結果是一條雙鏈變成兩條一樣的雙鏈,每條雙鏈都與原來的雙鏈一樣。這個過程通過邊解旋邊復制和半保留復制機制得以順利完成。
重組DNA的定義
中文名稱重組DNA英文名稱recombinant DNA;rDNA定 義經人工手段對其序列進行了改造和重新組合的DNA。應用學科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一級學科),方法與技術(二級學科)
重組-DNA-技術簡介
中文名稱重組 DNA 技術英文名稱recombinant DNA technique定 義在體外將兩個或多個不同的DNA片段全部或部分構建成一個DNA分子的方法。應用學科細胞生物學(一級學科),細胞生物學技術(二級學科)
重組質粒的電轉化法
首先,將0.1cm的電擊杯放在冰上進行預冷,凍存的感受態細胞取出冰上溶解。2然后,用100微升的感受態細胞加入1微升純化的連接液,或者加入0.5微升未純化的連接液,小心混勻,在冰上放置二十分鐘。3然后,將混合液加入預冷的電擊杯中,注意擦干杯外的水,防止電火花,放入電轉化儀的反應槽內,接上電源。4然后
DNA重組(DNA-recombination)技術:工具酶
一、限制性內切酶限制性內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s,RE)是其中最重要的工具酶之一。它是一類核酸水解酶,能識別和切割雙鏈DNA分子中的特定核苷酸序列。(一)命名原則限制性內切酶大多從細菌中發現,根據來源進行命名,限制酶的第一個字母(大寫,斜體)為宿主菌的屬名,第二、第三
DNA重組(DNA-recombination)技術:DNA序列測定3
2.利用末端轉移酶和α-32P-ddNTP標記DNA的3ˊ-末端 在二價陽離子存在下,末端轉移酶催化dNTP加入DNA分子的3ˊ-羥基末端,如果作為底物的核苷酸經過修飾(如ddNTP),則可以在DNA的3ˊ-OH上僅加入一個核苷酸。對于雙鏈DNA片段,亦存在DNA的兩側均被標記問題,可通過上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