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調查發現市場上九成鮮蘑菇被增白劑污染
蘑菇一直被認為是富含營養的健康食品,但最近一名小學生調查發現,如今市場上的鮮蘑菇超9成都被熒光增白劑污染,長期吃這樣的蘑菇將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 調查蘑菇的孩子是阜外一小六年級學生張皓,他是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科學探究班”的小學員,實驗是在農大的微生物實驗室做的,由校外專家――農大農學院高衛芳博士指導,使用的方法是實驗室常用的檢測熒光增白劑的方法:暗室中紫外線條件照射觀察熒光。 張皓一共選擇了16種消費者常吃的食用菌樣品,包括口蘑、金針菇、白靈菇、平菇、香菇、草菇、花菇、雙孢菇、木耳等,采樣地點既有超市、商場,也有大型批發市場。產地既有北京本地的,也有來自福建、臺灣的。樣品中還有兩份標注“有機”的以及兩份干蘑菇。 實驗表明,除一份“有機金針菇”樣品和兩份干蘑菇外,其他樣品都檢出含有熒光增白劑。也就是說,93%的鮮蘑菇都被熒光增白劑污染了。熒光增白劑主要殘留在菌傘邊緣和菌柄根部。干蘑菇樣品中......閱讀全文
小學生調查發現市場上九成鮮蘑菇被增白劑污染
蘑菇一直被認為是富含營養的健康食品,但最近一名小學生調查發現,如今市場上的鮮蘑菇超9成都被熒光增白劑污染,長期吃這樣的蘑菇將對人體造成多種危害。 調查蘑菇的孩子是阜外一小六年級學生張皓,他是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科學探究班”的小學員,實驗是在農大的微生物實驗室做的,
“漂白蘑菇”官方調查與小學生實驗差異大引熱議
近日,北京市小學生張皓調查發現“蘑菇被漂白”事件,已發酵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繼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發布“食用菌合格率為97.73%”的市場抽檢結果后,中國食用菌協會5月4日又在媒體上表示“不相信小學生的實驗結果”。 相反,在一家網站發起的投票中,1100多票選擇“相信小學生”
小學生查出鮮蘑菇9成漂白-工商局稱不具科學性
近日,北京西城阜外一小六年級學生張皓,對市場上的鮮蘑菇調查發現,市場上的鮮蘑菇超九成都被熒光增白劑污染。專家稱,增白劑被人體過量吸收,會成為潛在的致癌因素。 北京市工商局相關人士稱,張皓的實驗及調查結果“不具科學性”。 張皓是西城區青少年科技館“科學探究班”的學
蘑菇檢測:協會不相信小學生-我不相信協會
近日,北京西城阜外一小六年級學生張皓,經過對市場上的鮮蘑菇調查實驗后發現,市場上的鮮蘑菇超九成都被熒光增白劑污染。專家說,增白劑被人體過量吸收,會成為潛在的致癌因素。(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11月30日報道)消息傳出后,再次引發民眾對食品衛生安全的關注。北京市食品辦、北京市工商局和中
鮮菇漂白事件官方民間數據差距大謎底仍未揭開
就“鮮蘑菇被漂白”申請公開政府信息一事,昨天,北京市工商局向中國政法大學公共決策研究中心給予電話回復稱,調查結果已通過該局官網公布,稍后會郵遞書面文件。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何兵表示,對工商局“沒有解釋為何學生張皓的調查數據與該局數據差別之大”表示遺憾
野生蘑菇易中毒,食用菇該怎么買?
2016年6月23日,粵北翁源縣發生5人(1名成人,4名青少年兒童)誤食野生蘑菇的嚴重中毒事件,其中造成2人死亡,3人在重癥監護室(ICU)搶救。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毒菇專家李泰輝研究員和鄧旺秋博士對患者家屬采集和食用的野生蘑菇樣品進行鑒定,確認其中含有兩種劇毒蘑菇:裂皮鵝膏(Amanita
液相色譜法測定食用菌中4種農藥的殘留量
??食用菌是一種營養豐富且有一定醫療價值的食品,其能調節人體的各種生理機能,被公認為21世紀的健康食品。食用菌在栽培過程中常有病蟲害發生,菇農常使用農藥進行防治,給食用菌的食用安全帶來了風險。我國是世界上大的食用菌生產和出口國,食用菌的農藥殘留不僅給人類健康帶來了極大危害,也成為影響我國食品安全和食
中國政法大學一機構向官方申請公開“鮮蘑漂白”信息
11月30日,中國政法大學公共決策研究中心就“鮮蘑被漂白事件”,向北京市工商局申請公開政府信息。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何兵表示,11月30日下午已經將申請快遞到市工商局辦公室,“希望市工商局能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給予回復”。鮮蘑是否漂白屬應當告知社會的重要政府信息 該“政府信息公開申請
漂白蘑菇調查:網民普遍相信小學生-不信工商局
何兵?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中國政法大學公共決策研究中心主任 工商局信任度為何比小學生還低 漂白蘑菇官方調查與小學生實驗差異大,網民普遍相信小學生 近日,北京市小學生張皓調查發現“蘑菇被漂白”事件,已發酵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繼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發布“食用菌合格率為97.73%”的市
蘑菇抽檢合格率97%-專家稱熒光增白物質為包裝污染
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12月1日公布了近期對北京市場蘑菇產品熒光增白物質的專項監測結果,3個樣品表面檢出熒光增白物質,抽檢合格率為97.73%。據專家分析,蘑菇表面熒光增白物質來自包裝污染。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北京一名小學生調查發現,如今市場上的鮮蘑菇超九成都被熒光增白劑污染,長期吃這
蘑菇表面熒光增白物質是包裝污染
北京市食品安全辦公室1日公布了近期對北京市場蘑菇產品熒光增白物質的專項監測結果,3個樣品表面檢出熒光增白物質,抽檢合格率為97.73%。據專家分析,蘑菇表面熒光增白物質來自包裝污染。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北京一名小學生調查發現,如今市場上的鮮蘑菇超九成都被熒光增白劑
商販為保質用硫磺熏銀耳-專家稱如果食用危害甚大
商販在熏制銀耳時,用風扇向塑料袋內吹風,讓氣體均勻擴散熏制好的銀耳被送往市場商販出售熏制好的銀耳 近日,本報接到讀者反映,朝陽區十八里店鄉二堡子村25號院內,有人為防腐防霉用硫磺熏制銀耳,并運至附近的大洋路市場出售。 經過多日暗訪,這一情況得以證實。經朝陽區產品質量監督
熒光增白劑檢測儀性能優勢:
熒光增白劑檢測儀(LCD顯示)適用于食用菌熒光增白劑、包裝袋增白劑污染、添加劑、水果、禽蛋等檢測。在食品行業中檢測香菇,蘑菇、食用菌的護色,面粉中熒光增白劑、食品添加劑、變質的蔬菜、水果、可可豆脂、巧克力、脂肪、蜂蜜、糖、蛋、紙杯和食品包裝等。被測樣品中儀器暗箱內紫外光源照射后,如果產生熒光,就
熒光增白劑檢測儀性能優勢
熒光增白劑檢測儀(LCD顯示)適用于食用菌熒光增白劑、包裝袋增白劑污染、添加劑、水果、禽蛋等檢測。在食品行業中檢測香菇,蘑菇、食用菌的護色,面粉中熒光增白劑、食品添加劑、變質的蔬菜、水果、可可豆脂、巧克力、脂肪、蜂蜜、糖、蛋、紙杯和食品包裝等。被測樣品中儀器暗箱內紫外光源照射后,如果產生熒光,就可判
熒光增白劑檢測儀的相關知識
熒光增白劑檢測儀該智能型食用菌:依據農業部行業標準:NY/T1257-2006《食用菌中熒光物質的快速檢測》進行研發,可廣泛應用于食用菌或含有熒光增白劑成分作為保鮮劑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的快速檢測;適用于農產品檢測單位,也適用于農產品貿易市場、超市、大中學校、賓館酒家、以及經銷商自檢。熒光增白劑檢測儀用
生產環節抽檢42個食用菌未現漂白現象
“你們知道蘑菇漂白事件嗎?”昨日,農業部副部長危朝安、北京市副市長夏占義考察順義區木林鎮食用菌基地時,均提出了這個問題。順義區木林鎮食用菌基地稱,食用菌生產過程只靠溫度和水,不施肥不打藥,生產環節不可能添加熒光增白物質,如果有,那也是流通環節添加的。北京市農業局則稱
面粉增白劑之爭
??? 中國在普通面粉中使用增白劑,已有二十多年。 ??? 這是一種極具爭議的面粉添加劑,堅持禁用方認為該添加劑對人體有害,并以歐盟早已禁用為據。堅持使用方認為該添加劑被國際組織認可是無害的,且以美國可不限量使用為據反駁。 ??? 兩派之爭曠日持久,裹挾了從民間到中央各部委,從企業到各路專家
什么是面粉增白劑及使用面粉增白劑的原因
自2011年3月1日,衛生部等多部門發出公告,從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產中添加增白劑,同時設置兩個月的合理過渡期。隨著這條法規的頒布,人們漸漸對面粉增白劑產生好奇,什么是面粉增白劑,為什么在要在面粉中添加面粉增白劑?這兩個問題也許是人們問的最多的問題,下面,我們會科學合理地回答了以上
食用菌品種試驗
菌種的外觀鑒定,是針對食用菌菌種生產環節本身的質量管理而言的。生產環節本身的質量管理良好,則菌種生長良好,反之則菌種質量較差。菌種外觀直接鑒定的方法不能全面地判斷菌種的生產性能。為了全面鑒定食用菌不同品種在不同條件下的產量、品質、抗性及適宜范圍,從而客觀的評價品種的利用價值,往往要進行品種試驗。1.
少用塑料袋裝熱饅頭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塑料袋打包食物,比如熱氣騰騰的饅頭,或是帶有熱湯的外賣。然而近日,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項針對美國五大食品商的調查顯示,62%的外賣包裝被檢測出含有多氟烷基(PFAS),80%的熱食和沙拉包裝也含有該物質,可能導致肝臟損傷、免疫系統損傷和癌癥。這則報道引起大家的恐慌,還
食用菌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質量公告
為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促進食用菌行業健康發展,國家質檢總局組織對食用菌產品質量進行了國家監督抽查,共抽查了遼寧、黑龍江、吉林、福建、湖北、江蘇等6個省30家企業生產的50種產品(不涉及出口產品),產品實物質量抽樣合格率為90.7%。 此次抽查依據GB7096-2003《食用菌衛生標準》、GB2
智能白度儀進行增白劑小樣試驗
面粉增白劑在面粉生產中的普遍應用,極大地促進了增白劑行業的快速發展,其品種、數量、生產廠家及市場需求都在逐漸增加,同時也加劇了這一行業的競爭,以致部分面粉增白劑市場出現了魚龍混雜、良莠難辨的現象,給面粉企業的正確選用增加了困難。若不慎選用了劣質的面粉增白劑,就會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一定的經濟損失。
面粉“增白劑”檢測方案
? ? ? 方法/原理/步驟 ? ? ? 原理: 由甲醇提取的過氧化苯甲酰,用碘化鉀作為還原劑將其還原為苯甲酸,高效液相色譜分離,在230 nm下檢測。 樣品制備: ? 制備方法: 稱取樣品5 g(準確至0
面粉增白劑有損人體-多數飯店的面粉均含增白劑
長期以來,我國面粉生產行業使用增白劑,提高面粉的白度,而增白劑是強氧化劑而不是食品。有關專家認為,添加于面粉中只是讓面粉的顏色越來越白,而長期食用,對人體的累積損害無法估量。多年來盡管專家、業界人士包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多次呼吁禁止在面粉加工中使用增白劑,但時至今日面粉增白劑仍然“我‘加’我素
英國塑料袋收費擬翻番
為減少塑料袋使用,英國政府8月30日宣布,擬將塑料袋收費標準提高至少一倍,從當前的5便士(約合0.45元人民幣)提高到至少10便士,且該政策將覆蓋全英所有商家。 英國于2015年正式出臺塑料袋收費政策,但這一規定只適用于雇員超過250人的大型超市,小型零售商則自愿實施。 英國政府發表聲明說,
食品塑料袋用啥原料
食品塑料袋的生產原料通常是聚乙烯(PE)或聚丙烯(PP),這兩種塑料是食品包裝領域最常用的材料之一。聚乙烯是一種熱塑性樹脂,具有優良的物理性能、化學穩定性和可加工性。它可以被制成薄膜或者厚片狀,用于制作食品袋、包裝袋、垃圾袋等。聚丙烯同樣也是一種熱塑性樹脂,具有較高的剛性、硬度和耐腐蝕性。聚丙烯制成
食用菌發酵罐
發酵罐食用菌專用發酵罐:為促進中國食用菌產業的技術進步,鎮江中恒生物工程設備有限公司在研究通用生物反應器的同時與研究食用菌生產工藝的食用菌研究所聯合開發了適用于液體菌種培養的專用發酵罐,縮短了液體種的生產周期,提高了液體菌種的成功率。鎮江中恒生物工程設備有限公司正在利用“液體制種—固體發酵技術”,開
怎樣使用數顯白度儀
數顯白度儀屬于白度儀中的不同系列儀器,WSB-VI白度儀具有自動校正,測定結果數字顯示等特點,也被稱為智能白度儀,數顯白度儀。WSB-VI智能白度儀由大吉儀器研發生成,在面粉、白水泥、涂料等領域應用廣泛。 稱取試驗面粉500.0g倒入塑料袋中。注意:先將面粉充分混勻后再稱取,試驗面粉一般定量在
運用數顯白度儀幫助面粉增白
面粉增白劑是業內的潛規則,因為顧客的需求,因為市場的需求,商家紛紛采用增白劑來提高面粉的白度。這樣面粉就能有個好價錢。而實際上,面粉增白劑對人體是沒有好處的,只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損害,但是這種狀況又無法改變。下面我們主要分析下智能白度儀如何提高面粉白度。 面粉增白劑對面粉有較好的增白效果
智能白度儀幫助面粉增白解析
面粉增白劑是業內的潛規則,因為顧客的需求,因為市場的需求,商家紛紛采用增白劑來提高面粉的白度。這樣面粉就能有個好價錢。而實際上,面粉增白劑對人體是沒有好處的,只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損害,但是這種狀況又無法改變。下面我們主要分析下智能白度儀如何提高面粉白度。 面粉增白劑對面粉有較好的增白效果